美文网首页
心流状态与涌流状态

心流状态与涌流状态

作者: 思求彼得赵 | 来源:发表于2022-05-23 12:30 被阅读0次

    2022-05-24

    1. 心流也有 涌流、福流等称法。 相比较,福流这个译法有意思,和flow原文读音相似。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正名为**“福流”
    2. 怪自己孤陋寡闻,看书不仔细。
      原以为心流状态只是近几年的新名词。结果发现,实际上是1975年就提出来的!
    3. 作者在2004年有过一次ted演讲。可以学习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IeFJCqsPs
      image.png
    • these people define success as something that helps oth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you feel happy as you are working at it.

    今天听到节目中讲到涌流状态,并讲到其特点。我敏感地想到了心流状态。
    捕捉到2点:

    1. 通过做,让自己喜欢上做的内容。
    2. 做的目标应该设定稍高一点。即探一下就能够得着。如果太低(太容易)就没了兴趣。

    米哈里·契克森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点:

    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注意力投入在当前活动
    动作与意识的合并
    反省自我意识的丧失
    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我们对环境与动作有主控感--挑战与技能之间达成平衡
    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以上项目不必同时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产生。但米哈里·契克森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个个体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

    这种工作群体的特点包括了:(感觉这些内容和创客空间有些相似。)

    创意的空间排列
    游戏场的设计
    平行而有组织的聚焦
    目标群组聚焦
    现存某项工作的改善(原型化)
    以视觉化增进效能
    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

    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可能会出现四个特征:

    自动运转:事情做起来顺手不需多加思考,身体自动发挥。
    时间流逝:处于心流状态中,不会在意时间的流逝,直到回到正常状态后,才会注意到已经过了多长时间。
    不觉他物:专注投入事物之中,导致不易察觉像是饥饿、手机震动等感觉与刺激。
    感到愉悦:在事情完成后,感受到愉悦、满足、成就感等正向情绪。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682848

    福流:专注即幸福

    心理学博士在读

    57 人赞同了该文章

    </header>

    “对意识的掌控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Mihaly Csikszentmihalyi,福流之父

    请看着画面中的冲浪者,想象他在巨浪之间飞驰时的状态。他的注意力一定是高度集中的,任何一点杂念都可能让他失去平衡;他动作舒展,双脚仿佛和冲浪板长在一起一样,技能一定是高超到足以应对这样的极限挑战。巨浪在他的身后形成一面高墙,此时的时空感还会和平时一样吗?也许他已置身于自己的小宇宙中。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件“出生入死”的事呢?他十有八九会告诉你,这实在太爽了!

    这个冲浪者在冲浪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爽”,便是一种让积极心理学家潜心钻研了近半个世纪的极致幸福体验——福流(flow)

    福流是什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匈牙利裔美国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创造力,在对艺术家创作过程进行观察和采访之后,他发现了一种极致投入的积极心理现象。后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历时25年,采访了世界各地来自各行各业的上万名人士,发现这一心理现象普遍存在。受访者对于这种幸福体验的描述语言惊人地相似,都提及了仿佛是在“自然流动”一般,于是Mihaly将这一体验命名为flow。中文原先译为“心流”,现由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正名为“福流”

    福流是积极心理学当中一个重要的幸福理论,它指的是一种全然沉浸于所做之事的忘我状态。区别于注重愉快感的享乐论(hedonic)幸福观,它是一种现实论(eudaimonic)的幸福观,强调在行动中获得可持续的、有意义的幸福。在福流状态下,你心无旁骛,意识高度有序,深度地经验当下的时光,而没有对过去或未来的担忧。而在福流结束之后,你会感到内心充满喜悦和成就感。这些无疑会提升生活的质量。研究发现,福流不仅本身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满足感的体验,而且它还能带来身心的健康,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个人发展,以及更多的创造力和意义感。

    福流概念并非舶来品,而是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都息息相关,用中国人自己的语言可以将这种体验的六大特征凝练地概括为:

    1. 全神贯注 - 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做之事

    2. 知行合一 - 意识与行动融为一体

    3. 时间飞逝 - 时间感发生扭曲,要么拉长,要么缩短

    4. 物我两忘 - 忘记了自我,也忘记了外界环境的变化

    5. 驾轻就熟 - 一切因熟能生巧而自然发生,尽在掌控之中

    6. 自得其乐 - 陶醉在所做之事中,做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

    而要进入福流的状态,还要满足三个主要条件:

    1. 挑战和技能相互平衡,且都出于较高水平

    2. 有明确的、行动上的目标

    3. 有明确的、即时的反馈

    其中,挑战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是福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支柱。早期的福流模型提出,唯有在挑战和技能达到平衡的“通道”上才会有福流体验,当挑战过高、技能过低时,会产生焦虑,而当挑战过低、技能过高时,则会产生厌倦感。两种情况都使得福流体验难以维持。

    (福流理论模型I)

    后来,福流模型得到进一步改善,根据挑战与技能的高、中、低搭配,将体验划分为8种。具体而言,低挑战、低技能对应的是冷漠,中等挑战、低技能对应担心,高挑战、低技能对应焦虑,高挑战、中等技能对应警觉,高挑战、高技能对应福流,中等挑战、高技能对应控制感,低挑战、高技能对应放松,低挑战、中等技能对应厌倦。因此,要达到福流状态,不仅挑战要与技能匹配,而且两者还都要处在较高的水准上。

    (福流理论模型II)

    如何创造更多福流体验?

    研究发现,尽管在艺术类、体育类、竞技类、文化类的活动中较易出现深度的福流,但是福流体验普遍存在于任何活动中,无论是个人活动还是集体活动,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无论是强制性活动还是自愿参与的活动,都可能产生福流体验。自主性强(autonomous)、倾向于自得其乐(autotelic)的人会更频繁地体验到福流,但是总体而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善活动和环境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福流,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根据福流理论及研究发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创造更多的福流体验。

    首先,利用福流的三个条件。通过走出舒适区域、接触新鲜事物来迎接挑战;通过多练习、多求教来提升技能;将大目标化整为零,明确行动上的小目标,并及时跟进进展,获得正面和负面的反馈;利用福流的规律,把无聊的、没有动力的事情设计成福流活动。

    其次,观察自己的生活。多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福流体验,并复制这些活动,重新设计生活的内容。

    第三,激发内在动因。多发展自己的兴趣,发挥特长,做自得其乐的事情。

    参考资料:

    Csikszentmihalyi, M. (2014). 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编辑于 2018-11-22 10:0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流状态与涌流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jj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