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现象学导论》8-6: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假思想与模糊性”4

《现象学导论》8-6: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假思想与模糊性”4

作者: 力法跳跳 | 来源:发表于2023-01-01 20:23 被阅读0次

2-3 模糊者之间的交流。“然而,要是听我说话的人和我一样没有什么思想,他就不会察觉到我是在模糊不清地说话。他自己也含糊不清,如果他喜欢我似乎采取的立场,那么他就会感到我正在成功地联结我们共同的信念: “一个傻瓜总会找到更傻的来崇拜他。”如果这位倾听者不同意我似乎在说的东西,他就会对我感到心烦意乱,还会把他自己的似乎是另外的一套观点表达一番。然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他的心灵和我的心灵都没有真正地活动; 我们正在表达的只是某种类似于情绪性态度的东西,而不是明晰的观点。这里没有真正的论辩,只有半成型的思想撞在一起。”

2-4情绪交流的正当性。两个模糊者似乎也可以交流,但是其实并不是语言的交流,而是情绪的交流。其实情绪交流并非都是应当被贬低的,或是不理性的表现。如日常生活中,随意的聊天与分享感受,其实都是情绪性的交流。两人随意地讨论周围的小吃,A说“我好喜欢那家烤冷面店啊,他们家做的外脆里嫩,特别有口感”,B说,“我也很喜欢他们家,老板很帅气,老板娘也很漂亮”。我们可以设想,这足以让A与B顺畅地交流和分享,尽管他们说得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一个讲口味,另一个讲老板颜值,但是因为两套话表达的是“同方向”的情感,因此也就不必在乎细节上到底是不是一致,而更在乎的是“立场一致”。两个人在“感觉上”是一致的,但理性上并不一致。

反过来,如果A说店里食物好吃,发出赞叹,而B说店里老板服务态度不好,给出批评。那么我们也可以想象,两人之间或许会产生一些尴尬,要么聊点别的转移话题,要么有可能争吵起来。

然而,这个聊天的例子中,涉及到的只是生活中并不重要的一个小细节,因此讨论情绪还是讨论证据并不太重要。而在一些人数更多,问题更加严肃的场合,理性和实证需要占据主导的场合,依然用这样的“情绪性态度”来讨论,就只能停留在“模糊”和“混乱不堪”的层面,就只能被称作“半成型的思想”了。

3 模糊性与无知和错误不同。无知是并未进入范畴判断的状态,并没有假装思考或是试图说一些什么自己不懂的事。而差错是已经脱离了模糊状态,在清晰的状态下被证明是错误的范畴判断。能被证明错误的判断,就已经通过显示自己的“证伪条件”而进入了清晰状态,脱离了情绪状态之中。“如果我们是不正确的,我们就必定已经克服了模糊性而达到了明晰性。”

“模糊性处于无知和差错之间。它是尚未成形的思想。它是一种没有完全成功的思想尝试,然而它使用了通常是指示思想的语词,因此它假充思想,不过不是故意的。一连串语词排列起来鱼贯而出,给人以思想的印象,但是它们背后却没有足够的思想支撑。”

相关文章

  • 科学的科学——三视角符号学

    皮尔士根据他的现象学三元范畴理论(现象的性质范畴, 具体个体或事情发生范畴,规律或习惯范畴)建立了三视角符号学和由...

  • 尼古拉•哈特曼 《目的论思维》选译(一)

    尼古拉•哈特曼 《目的论思维》选译(一) 导论,2 意识存在范畴的终结性;3对更具体范畴的终结性的假设 2. 意识...

  • 先验范畴和范畴化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具备理性;柏拉图认为,理念的世界是客观永恒的,现实的感官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康德试图调...

  • 401 范畴与范畴化

    蓝色:幻境结束 红色:见识世界 Henri Tajfel书籍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

  • 总结

    水平,方式,方法,问题情况途径方面 七个范畴词 如何判断范畴词 对象词,增加宾语 谓语动词的层次性,根据句与句之间...

  • 万物生光辉

    【石丰画语】信仰之跃,在自由范畴,在万物生光辉范畴。信仰的智慧、敬畏和光芒照耀,及人作为神性和撒旦争夺的对象和产物...

  • Day 9 突破增词与减词(二)

    一.英汉互译中最基本的增词与减词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4种:评论性词,范围词和对象词,范畴词,动词。 二.增减评论...

  • 39.函子范畴的限制

    我们考察函子和自然映射构成的范畴中的限制的存在性。 考虑范畴ACD,其中CD是小范畴。设是一个函子,代表函子范畴。...

  • day29-范畴与范畴化

    范畴与范畴化 共通点:同一个世界,同一种颜色感觉,收到人类认知规律的束缚。 例子:大脑喜欢模式,自动把彩虹切割成七...

  • 范畴

    今日话题:最近我们的城市遇到了极大的洪灾。灾后自救。有解放军还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大家怎么看志愿者? 微笑:作为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象学导论》8-6: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假思想与模糊性”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nc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