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每一个人要各守其责,各自守好自己的操守。也是通过礼的方式来约束人们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其中便有孩子,对于父母长辈的孝敬。那么我们在生活中也一直会听到别人说要孝敬父母,每个人好像都在说要孝顺,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当时说要守孝三年,但是宰我却不同意,他认为三年之期久矣,只需守孝一年即可。夫子同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的一个观点是当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吃的,穿的,住的都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守孝?第2个观点是,父母在我们出生后,抱了三年我们才可以下地走路,同样我们也要在父母去世后替他们守孝三年。那么孔子前后所表达的两个观点在本质上一样吗?我认为其实是不一样,看似都是在说要替父母守孝三年,但是守孝的原因却不同。孔子的第1个观点,其实表达的也就是我们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要在他们去世之后守孝,不出于任何其他的利益原因。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和我们之前所学习的仁相结合,这样的孝其实就是完全发自于仁心的外推所展现的仁行,是一颗真正的孝心。但是孔子说的第2个观点则不同,它更像是一种交换。因为父母抱了我们三年,所以我们也要为父母守孝三年,我认为这更偏外在的一些原因,并不是完全发自于内心当中。通过这两种对比,其实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夫子所要强调的孝其实就是第一者完全发自于人心当中,向外推行。但是为什么夫子又要说第2种观点,我认为这是因人而异的,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他们理解不了前者,所以要以另外一个角度来叙述。但是对于真正的仁者,孔子会跟他们说第1种观点。
在父母去世之后我们要为他们守孝,同时在他们还在世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对他们孝敬。难道我们可以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对他们不孝敬,反而在他们去世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孝敬吗?这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人已经走了,你再怎么孝敬也都没有办法让父母感受到。但是在现在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只是供养父母,也就是说,他们只可以给父母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一些生理层的需求。那么这能称为真正的孝吗?我认为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你也可以对那些小猫小狗提供生理层面的需求,但是对于你的父母绝不可只有本能,因为你还需要有一颗孝敬之心。你能说对那些小猫小狗有孝敬之心吗?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他们最多只是爱,但对父母则需有一颗真正的孝心。并且这个孝心一定是要出于你的内在的人行外推,这样的情感才是你真心想对父母孝,如果只是通过一些外在的形式表达的话,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孝。
在我们平时侍奉父母的时候,有一些人的脸色可能并不能长期维持的很好,那么这能称为孝吗?这也不能说是孝,对于那些并不是真心对父母想要孝敬的人来说,他们只能通过一些外在的物质去表达,因为他们并没有内在的心,只能通过外在的一些物质,比如说为父母干些活呀,买点东西等等的方式来表达孝心。所以这样的方式其实是不长久的,他们在父母身边也根本不可能一直表现出好的脸色。但是对于一个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来说,它不需要那些外在的装饰,他只需要将自己真正的人心和孝心外推即可,所以他们也可以长期维持好的脸色。这两者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是否出于内在的孝心,仁心。
现在我们也是会时刻惦记自己父母的年龄的,当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活了很大岁数的时候,比如说古代的80大寿,一般都是说这是喜事儿,因为你的父母已经活了这么久了,他又越过了一个坎,因此也可以活更长的岁数。所以我们都会因此而开心。但是夫子却提出了另外的一个观点,我们这时有喜同时也有惧,为什么我们会害怕呢?因为父母已经活了这么久了,反过来就代表着他们不能再活那么久了,我们能陪伴他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并且我们能实际去实践自己孝心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难道我们不该因此而恐惧吗?所以这也是对于父母孝的两面性。
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再去遵守古代的一些礼仪,比如说守孝三年,但这能说我们的孝心就一定比古人弱吗?我认为是不行的,因为时代也一直在改变,当时孔子那个时代的礼仪也要随着时代而改变,因为如果不改变的话,他可能就跟不上时代,人们也自然无法遵守。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外在,这些外在的形式只是表达我们孝心的一种方式,重一点是我们内在的仁心,你是否具有一颗活泼的人心和孝心,真心想对父母孝敬外。不论外在的形式怎么变,其实都只是时代的关系,重点是不可丢了这颗仁心。此为真正的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