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初在简书开了账号以来,坚持写作这件事,已经持续3个多月了,似乎是我记忆中,除了日记以外持续写作最长的时间了。
其实写作这件事,我在15、16年都长尝试做过,可写过三两篇之后就搁置了。为何这次就有长性去坚持了呢?
最初做写作决定是跟朋友约好,要保持输出的状态,用输出倒逼输入。当时的约定是每天写一篇,最初的两天还在坚持,可慢慢的发现,日更一篇深度思考的文章太难了,变成了一周2-3篇。到后来,朋友已经放弃写作了。根本原因在于积累太少,有时有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寻找素材时却毫无头绪,文章看起来除了讲道理依旧是讲道理,可谁不想讲一个好故事呢。
恰好樊北开了写作训练营,初始的要求很简单,每天保持晨起无意识写作和一篇主题写作。这令我感到轻松很多,因为不必再逼自己写干货了,可以分分神写点感悟,可以胡乱写一通不负责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积累了丰富的想法,更细致的观察者生活,可以捕捉到那些曾经不以为意的灵感。可最近,我发觉,这样的写作不能再放任自流了,因为我在写作这件事上投入的精力变得少了,对文章主题的思考深度变得不够了,很难对一个话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积累的素材没有变多。让我意识到素材的积累靠单纯的写是完全不够的,还要有大量的阅读。
故而近期的写作打算是,把之前打卡的无意识写作进行逐步的梳理,深挖,修改,完善;同时,在主题写作上花更多的时间,而非应付了事,匆匆完成。
写作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便是,让我能迅速构建一个演讲主题,并组织内容。参加了樊北演说家6次的活动,除了一次准备结构性思维的内容外,我似乎每次不是即兴就是在路上准备演讲内容。尽管瑕疵还是有,但依旧内容完整,能够在小组中脱颖而出,这基本上都是写作的功劳。每次开讲前,我打开简书,去翻翻看自己曾经写过的文章,按照提炼的观点去讲就可以了。
另外一点收获是,通过写作,慢慢的把自己的优势提炼了出来。这点是十分可喜的,从前不认为的优势,现在慢慢浮现,也通过写文字的传播方式让大家了解了我。比如PPT这个技能,现在大部分朋友都知道俊楠PPT做的很好,可以向她学习这项技能,或者直接找她做。
此外,写作让我学会了深度的思考,深度的思考可以让人增长智慧,让人成长成熟,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得多元化。但这种深度思考是必须要持续进行的,如果只写短文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写作的练习,一定要写长文。
前几天跟王辉聊天,就是当初跟我约定一起写作的伙伴,我问他“你说写作这个事,你当初跟我约好每天写一篇,后来你不写了,参加写作群,你是所有人里第一个报名的,现在也不弄了,究其原因到底是啥?我感觉你就是一开始赋予写作这件事太大的意义了,想一开始就写出让别人喜欢的文章,这件事就会变得特别难。”实际上,坚持写作,弄清我们写作的目的就好。
写作这件事,无论目前的收获如何,贵在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