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去年开始,一直很喜欢好奇心日报里的文章,有很多我关注的事情在里面都找得到认真而系统的文章,虽然其文风整体具有偏高大上的中产阶级(?)思考特征。
今天读到里面的一篇文章,人们如今在互联网上的各种情绪也不是不能被解构的,焦虑也好开心也好,都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关心的事务即意味着更大的阅读量和关注度。勒庞的乌合之众里面写到:群体的道德低下并且往往充满一瞬间的暴力,如何更好地理解群体的心理,是我目前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这些文字一是看到湖南卫视《逆流而上的你》,剧情俗套但是依然对我有一些吸引力,特别是里面观念难改的老年人让我感觉到可恨的时候带来的莫名的快感,我的快感点貌似一直都没有变过?二是最近开始学习翻译了,虽然只是中英笔译,但是翻译需要很好的思维逻辑和中文表达能力,所以时不时地写一些思考的内容锻炼一下自己的逻辑能力也挺好的。
以后有关大众心理的思考都放在这里好了。
19.3.4 继续读勒庞的书,写到教育本身其实也有一种幻象的意味,人并不能通过教育实现无限的欲望和可能,不可否认在一定阶段会带来阶级上升,但是没有那么多高尚的职位给高尚的人;社会的教育方式和人最后走上社会找到自己位置的过程大相径庭。在工厂培养工程师,而不是把孩子们丢到校园里许多年。也许相对稳定的校园是减轻政府工作压力的一环吧,那么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的重担只能落在父母身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