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我们这个爱偷懒的大脑之前,先来试着回答一个问题。问题是这样的,一个电饭煲商家有三款相同品牌的产品,有2个功能的电饭煲卖200元、9个功能的电饭煲卖900元、8个功能的电饭煲卖600元,如果你需要买一个电饭煲,你会买哪一个呢?给你3秒钟思考,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买600元那个。
我们来看一下自己刚才想了什么。当看到200元的电饭煲的时候,发现太便宜了,而且功能还少,看来质量肯定很差,这个就不考虑了。后边两个电饭煲功能都差不多啊,但是价格还差了不少,嗯,就买600元8个功能的电饭煲了。其实,商家最想让你买的也是600元的电饭煲,其他两个电饭煲只是来凸显它的 ,它们被称作锚定物,这样的现象就叫做锚定效应。事实上,这600元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你是不确定这个电饭煲值不值这个价的,当你发现两个同样品牌不同价格的电饭煲时,你心中有了答案,你会将功能数量与价格进行一个对应,但是实际情况不一定,电饭煲实际值多少钱,还会有质量、设计的其他因素决定。再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刚才除了被锚定以外,你还犯了一个思维定式的错误,你直接从这三个电饭煲了选了一个,但实际上,你完全可以不做选择,因为你不知道具体电饭煲是什么样的。
其实,不管是“锚定效应”,还是“思维定式”都是一种认知偏见,而认知偏见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存在的,因为我们大脑爱偷懒,偏爱无意识的、快速的思维方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经典著作《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主要讲到了人类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无意的、快速思维方式,系统2则需要注意力集中,做复杂的运算,我们通常倾向于用系统1思考,遇到麻烦,系统2再出面解决。这是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减少能量损耗、保护大脑的一种功能,在遇到复杂认知推理或者需要做自我控制的任务时,血糖会下降。这种功能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懒得对许多乍一看能有判断的事情做进一步的思考,倾向于快速得出结论。
在认知心理学上,还有被总结出来的认知偏见,比如“损失厌恶”在做决定的时候,相比于去获得,你更愿意避免损失。“注意力偏差”一些你不关心的东西,就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你也很难发现。星座和心理测试方面会用到“主观验证”等等。
那面对我们的认知偏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认知偏见的出现难以完全避免,也不用因为它的存在而草木皆兵,在有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没有必要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就算有损失,也只是有意思的探索发现,正如你因为确保获得的电饭煲物美价廉,去做详细的调查,成为电饭煲专家也是很不合适的。对于一些重大决策,我们就可以带着对认知偏见的理解,来分析当下的情况,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我想这便是理解认知偏见的意义吧。
存在即是合理,我们的大脑习惯无意识快速的思维方式,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你在开车、打篮球、绘画和创作的时候,都在使用无意识的快速思维方式。理解我们的大脑,接受它,并合理的运用它才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