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节了,中午与二姐一起去姑姑家看望。临走时姑父说:“今年过节好好聚一聚,孩子们都放假了。亲人就得常聚,不聚不亲!”
对于姑父的话,我举双手赞同。这种认同是最近才有的。准确地说,是从父亲生病、离开后,让我对亲戚有了重新的定位与认识。
一直以来,母亲总是说:人穷,没有本事,别人就小瞧你。所以打记事起,我一直认为姑姑不喜欢我。因为我家又穷又没有本事。
长大后,好像更加印证了这是一个事实:姑姑不喜欢我。我在心里就对她们产生了一种怨恨,更谈不上亲近。虽然与她们来往很频繁,走动也很频繁,但在我的心里筑有一堵墙。
直到去年爸爸生病,姑姑们都赶来看望他。爸爸见到他的妹妹们,委屈地哭得像个孩子,姑姑们发自内心的心痛,让我一下子地体验到了亲情的撞击。原来亲情一直都在,不管平时怎么吵怎么闹,到了关键时候,谁也比不了一母同胞,血脉相连。有句老话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也就他们兄妹在一起时,彼此才都退回到小孩的样子,互相撒泼,耍赖。
直到爸爸离开,叔叔,姑姑们聚在一起,张罗着所有的后事。我第一次体会到有姑有叔真好,内心升起了对他们感恩与亲情的涌动。或许姑姑感觉到了,临走时,姑姑居然对我说:我爱你。(我们家可是从来不表达情感的。)虽然有些别扭,但我依然非常激动。爸爸离开了,我始终没能做到拥抱他,更不可能对他说:我爱你。即使爸爸还在,我也不会做到这些。
愛是行动,过年过节带着礼物串串门,唠唠嗑,愛流动起来了,情就越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