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数学差距”,首次会出现在什么时候?青春期。
这个观点来自于美国天普大学杰出心理学教授劳伦斯·斯坦伯格。为什么会出现在青春期?劳伦斯·斯坦伯格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开始关注性别角色”。
“数学差距”会带来“数学焦虑”,“数学焦虑症”的发生概率,女孩比男孩更常见。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被数学吓到的话,他们会产生无助感。之后,更有可能对与数学有关的一切内容,都产生抵触的情绪。
当孩子出现对数学的抗拒,到重新喜欢数学,这个中间花费的精力不止一点点。这个过程,我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
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数学焦虑症”这件事上,能做什么?有三个思路可以参考:
理解
重视
兴趣
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同时提高孩子对数学的重视与兴趣。年级越往上,数学上的内容,我们越不了解。专业的学习上,我们可提供的帮助不多,但在数学兴趣这件事上,却可以多做一点。
劳伦斯·斯坦伯格分享了一个大多数家长都可以做的方法:让孩子了解数学的日常应用,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如何了解数学的日常应用?书籍有办法。
有趣的数学书,面向低龄孩子的数量会多一些。当孩子的年级升上去,好看的数学书数量明显地变少了。还好,只要用心去发现,总是能找到有意思的数学书。比如,最近给我家老大选的这套《“算出”数学思维》。
看中这套,是因为它给孩子带来的阅读“体验”很不错。“体验”重要吗?很重要。海伦·凯勒学字的过程,全靠体验。数学的学习,同样离不开体验。好的“体验”,是解开“数学焦虑症”的钥匙之一。
《“算出”数学思维》,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了数学思维是如何应用在生活中的。一共8册,其中4册是由两位英国的数学老师希拉里·科尔和史蒂夫•米尔斯所写,另外4册则由作品曾入围世界知名科普图书奖的安妮·鲁尼所写。
8册的数学知识,融合了3-8年级的知识点,这是一套可以陪伴孩子好几年的书籍。打动我的,可不止能陪孩子久这一点。
你好,色彩
封面的颜色是不是很“彩”?丰富的颜色,让人不自觉想起了巧克力世界,居然有那么一丝甜甜的味道。
一眼看去,《“算出”数学思维》是不像和数学有关的书,但却能一眼抓住阅读者。哪怕是在数学世界里,也是可以通过色彩带来丰富的表达。
《“算出”数学思维》鲜艳的色彩,并不局限于封面,内页同样丰富。
丰富的色彩体验,带给孩子的是多样的新鲜感与趣味感。数学,原来也可以像巧克力般,让人有甜甜的感觉。
《“算出”数学思维》的丰富颜色,从视觉上缓解了数学带给孩子的畏惧感。
你好,挑战
《“算出”数学思维》整套书的设计,是以任务的形式,带领孩子了解不同领域的数学问题。比如《人体》这册,要在机器人安德鲁的帮助下,完成“了解身体、健康饮食、呼吸”等12项任务。
《动物王国》这册,则变身为一名动物学家,需要了解与动物有关的那些事。
《“算出”数学思维》,8册内容,除了“人体、动物王国”,还会了解到“太空、海洋、地球、电脑游戏、极限运动、世界奇观”领域的内容。
1册,12项挑战。8册,96项挑战。看起来好像很多?别怕,每1册都很薄,每完成一个任务,都会给孩子的内心增加一分成就感。这些成就感,会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算出”数学思维》还非常贴心地附带了一张内容的“知识点汇总”。可以根据汇总单挑选任务,也可以选择喜欢的内容去阅读。
把阅读《“算出”数学思维》,当成闯关游戏,会发现原来面对数学,也可以是好玩的。
你好,数学思维
和我家老大分享这套书时,她的第一句话是“这是和数学有关的吗?不是吧?”她看到的是封面大大的“电脑游戏、极限运动”,“数学思维”这四个字没注意到。
也不怪孩子没注意到,确实,现在他们面对的数学,是课本上的题目,很少会主动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有这样的两句话“数学不只是算术,更是从结构和关系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数学不是题海,数学是生活的高效策略。”《“算出”数学思维》整体的内容,是对这两句话很好的诠释。
《“算出”数学思维》,会让孩子从8个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数学的“有用”。“有用”重要吗?当然重要。焦点解决大师本·富尔曼分享过这样一个观点:当孩子越了解学习一项内容能带来的好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越高。
《“算出”数学思维》整套书的内容,都在回答孩子,在生活、在不同的领域中,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翻开《“算出”数学思维》,从数学的“有用”出发,真正理解“数学思维”。
写在结尾的话
一套《“算出”数学思维》,给孩子们的阅读建议是:每天完成一个任务,比一口气全完成,或许效果会来得更好。
曾经有位脑科学专家分享过一个研究结果,每天思考数学相关的问题,持续一段时间,孩子的数学成绩会显著提升。每天思考一个数学相关的问题?《“算出”数学思维》的内容设计很合适。
每天从“有用”的角度理解“数学”,与“数学焦虑症”说再见。
我是爱阅读的弥小木,欢迎关注,一起养娃不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