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某某给我发消息说她要去图书馆,问我在哪里?我没有回她,任凭电脑屏幕上的QQ消息一直闪啊闪。我在抱着电热宝看韩剧,太冷了,手都不想拿出来,也不想回她。室友从外面回来,取下围巾大声地感叹“太冷了,简直没遇到过这么冷的天。”是一种怎么样的冷呢?“是一种要下雪的冷”她并没有问我,我自言自语。“但愿”她搓着手去找她的水杯。“你们那里下雪了吗?”QQ消息一直闪烁,室友在接水时把杯盖放在我桌子上,不小心碰到了我的鼠标,QQ消息那一栏显示出这句话。“还没有”我伸出手,打下了这三个字。
和T去语言学习中心时,她带上了口罩,这是她一周前网购的。“我要好好保护我的呼吸道,这样可以活久一点。”我帮她把眼镜放到她的帽子里,“真的是雾霾吗?不会有点小题大做了吧。”我一直觉得雾霾是离我们很远的物质,“今天的天气预报,空气质量~轻度污染。”
“武汉也有雾霾啊?一个二线城市,那么点地方,环境还向北京上海看齐?”她的语气里全是惊奇,还带了一丝丝我臆想的不屑,“嗯。”然后就没有下句了,我向来这样,在她面前像一个语言缺乏症患者。我们每周通话一次,时间大于等于五分钟的前提是她对我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按照我在打电话之前设想好的答案而来,不然我不会随机应变,也不会承接。上一次的五分钟,不,手机里准确的通话显示时长是四分四十六秒的时间里,我问她那个南方城市有没有降温,她的咳嗽最不耐寒了,不过那里温暖的气候应该不会让她的咳嗽发作的太频繁。她回答说是自己的身子不争气在哪里都一样,然后我就提前结束了我们的对话,本来我想她会好一点的。这一次显然我们的配合又不默契。
我们喜欢总陌生的英国人的交流方式~谈论天气,这样最不涉及隐私,又最礼貌。我最害怕她问我别的,在她面前我是极度敏感的,对她的每一个用词。像她刚才说的“二线城市,那么点地方。”以及她的语气都使我不知所措,就像一年前她得知我考上的是一所二本学校,而且是第二师范时的反应一样让我不知所措。或许在她的设定里我应该考一本,就算要去师范学校读书也要去像华中师范大学那样,以大学定位而不是以学院定位的学校。
不过她还是在学校规定交学费期限的前一天带我去了银行。“你虽然上的是二本,不过好歹是你所有哥哥姐姐中考的最好的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去武汉呢?高中时不愿意去襄阳读书,死活要待在小县城,现在大学了也不愿出省,虽然是个女孩子,眼光也要长远些啊。”
“你什么时候回去?”还好她接了下一句话。“十五号,考完试就回去了。”“那你路上注意安全。”“我知道了妈,你也注意身体。”每周最漫长的五分钟终于结束了,我看了看窗外的天,灰蒙蒙的,果然是雾霾,不然我怎么觉得喘不过气。
一月份来了,会下雪吗?十一月北京下雪的时候武汉没有下雪,十二月内蒙古下雪的时候武汉没有下雪,一月份会下雪吧。期待一场雪,那样我们又可以谈论天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