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5233/9d10cc697dd54f0b.jpg)
昨天,一位瑜伽友人发来信息:看到男明星抑郁症去世的新闻突然想起你了……我觉得你有时候特别像一个孤独的侠客。
我深信每个个体的本质都是孤独的,但看到她这样的形容,还是有些诧异。这一年多我还是偶尔不小心就碰触到那个边界,但脑袋里有个“铃声”也会提醒自己不断回来,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
抑郁症是一个隔上一段日子就会出现在新闻上的词。这个时代是抑郁的绝佳土壤,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越来越大。大约12%的男性和20%的女性会在他们人生的某个阶段患上重度抑郁。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有5%的人口正经历着严重的抑郁。
我们会美化抑郁。很多人会说,抑郁重塑了生命,抑郁是一场温柔提醒,让你看清生命的真正需要,抑郁是礼物,经历过那些痛苦你才会真正成长...那是抑郁痊愈后带来的赠品,但抑郁本身不是一件多快乐的事情,如果总是去触碰它,有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这句话,犹如魔咒。
我们对世间万物的看法,都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之转,需要重新回到我们自身。去年接触到正念之后,对生命中经历的悲喜开始有了旁观的角度。
正念让你回到自身,回到一个冷静客观地角度观察自己和身处的世界。通过这样不带评判的观察,我们看见所有的想法和情绪,看清万事万物的本质,痛苦就渐渐消散了。
当心境开始变得低落时,不愉快感本身并不是造成伤害的真正原因,我们应对这种不愉快感的方式才是根本问题所在。那些我们习惯性用来摆脱困境的方法,并不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解脱,反而成为困住我们的一座牢笼。
我们努力去摆脱负面情绪,我们强迫自己反省,我们苛责自己的软弱,然而结果是无效的。让人更加绝望的是,我们是那么容易陷入习惯性思维当中。一旦我们从头脑的习惯里出来,练习不断回到当下,用开放、好奇、接纳、包容的态度,取代评判、苛责、抗拒和否定,一切会开始变得不同。
重新看一年多前的文章,我会心疼那个人。她仿佛被一团迷雾挡住,完全看不清方向,不知道症结所在,动弹不得,裹足不前。大脑里像一个每天有电影上映的剧场,又像一个充斥刀光剑影的战场。当别人忙于愉快地在土壤里种下种子,我更迫不及待为自己编一个可以时刻安全着陆的降落伞,而不至于再次掉入深渊,因为抑郁的反复只会让人更加绝望。
但我必须承认,大多数人的抑郁是自己的责任,无论是什么原因诱发了抑郁,只要当你放弃了自己的力量,放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时,抑郁不请自来。抑郁是一个看清自己的机会,让你看见自己人格的不完整,但如果想让自己完整,更多的是需要内在的坚定,不轻易放弃。
但究竟要怎么才能一直对自己坚定?
在Tanya的演唱会上,她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她常常会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爱不爱自己?我开不开心?她说我们要学会将视线收回来,回到自身,与自己相处,和自己对话,才能进化成更好的人。
内心的声音是很微弱的,尤其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总是难免于被信息洪流所裹挟,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闻,注意力变得分散,而且容易以为目光所及就是世界的全貌。我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时间更多的被他人的“生活”占据。这也是所有焦虑和疲惫感背后的根源。
冥想和创造是缓解焦虑和疲惫的终极途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太需要心的训练。
一直以来,我们都迷恋身体的美,瘦,健壮,腹肌,马甲线,我们愿意为看得见的美去付出,我们想要通过身体的健康和美来获得自己的认可和别人的点赞。自律即自由,但我们忘记的是,心同样也需要这种自律。如果不去关注它,不去锻炼它的力量,终有一天它会弃你而去,将真实的感受埋藏,或是变得没有力量,没有办法继续向前。
抑郁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信任自己,学会问自己How do you feel?我们听过太多的道理,总倾向相信别人的经验,却唯独不关注也不信任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你真正的感受相比,其他的东西根本没有那么重要,或者说,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当开始了信任,你才有力量接纳与爱这个生命。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照顾好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质地,包括什么让你愉悦,什么让你沮丧,什么让你充满动力,什么加速你能量的损耗,跟随灵感而行动,忘我地投入和创造。这就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在虚弱和无力的时候,抑郁会反复来敲门,所以我们更需要在状态好一点的时候,去和自己的心沟通,去积累多一些正面的能量,找到滋养自己的事物,不断行动、尝试和选择,去构建自己的身份资本和社会支持。当你的头脑逐渐清明,心慢慢打开,你会发现,外在的世界也开始改变了。
瑜伽和冥想是我为自己找到的和心沟通的方式。它们不止是让我平静,也让我放下自我,打开自己去接纳和拥抱万物,感受一切经由我自然而然地流动。当它们成为了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时,心自然也变得更加坚定。当有一段时间没能继续练习时,我甚至能觉察到自己的变化,就好像身体不锻炼之后,它无情的反弹。
当你学会了训练自己的心,就好像开启了创造的源头,而创造才是对抗焦虑和抑郁的最佳方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但每个生命又都有其独特性。每一天都留出一点时间,去创造一些东西,从无到有的过程,会让你找到生命更深层的价值与意义。
“当被推着向前的时候,难免害怕,怕走着走着就迷失方向,又焦虑着无路可走,无路可退,可行的办法或许是,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每天坚持创造一点什么。写作,画画,手工,书法,跳舞,弹琴,哪怕是炒个菜,养盆花,什么都好。重要是需要双手去触及去创造的,自己又觉得值得付出时间,用心对待,那它会是让人回归平静的一种方式。平静得专注,专注即是解药了,在不受外境干扰的平静中,得失不重要,或许这时做出的大大小小的选择,更容易遵从本心。一点一点这样积累,大方向应该也错不到哪里去。”
两年前,写下了上面的这段话。从知道到做到,这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路,一路上你会了解什么对自己重要,如何跟自己相处。在路的起点,你能带的最好装备,可能就是自己的心了。这颗心相信你可以照顾好自己,而你也知道如何训练它。剩余的都是练习,只要多练习,一切都随之而来。
若已负春光,愿不负秋之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