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三二八:莫要弄丢了自己的“宝藏”

《传习录》三二八:莫要弄丢了自己的“宝藏”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4-05-21 09:54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三二八:莫要弄丢了自己的“宝藏”

    先生曰:“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出自《二程遗书》,原文是“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意思是说,大道真理在广袤无垠的天地弥漫、激荡,没有任何形迹可循,尽管如此,万事万物所蕴含的真理大道却无不天然具足。未能应运而生的,不是先前已经显现过了,正在应运而生的,也不是后来才显现出来的。就像百尺高的参天大树,从根本到枝叶,浑然都是一个整体,是一以贯之、由来如此的……。

    在这里,王阳明引用程颐所讲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强调的是作为“人之本体”的“良知”,既是“寂然不动”的,也是“感而遂通”的。未应时“寂然不动”,恰如“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是天然中正的。已应时“感而遂通”,恰如“发而皆中节”之“和”,是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的。未应时不是先前就准备好的“中”,已应时也不是要准备好了后才作出反应。

    阳明先生说:“人之为人的本体,亘古以来、每时每刻都是寂然不动的,亘古以来、每时每刻都是感而遂通的。正如程颐所说‘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良知”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孟子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谓之良能;所不虑而知者,谓之良知”。也就是说,在孟子心目中,“良能”“良知”是人之为人所固有的,是人的本性使然。王阳明在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良知”的概念,他认为“心之发动处”便是“意”,而“意之灵明处”便是良知。人是有生命的,只要生命不息,便有“心”的发动。“心”不是腔子里的那一坨血肉,而是一切视听言动、感受表达器官功能的集合。在“心”发动所产生的“意”之中,澄澈、灵明的那一部分便是“良知”。

    从这个意义上讲,“良知”天然就在那里,不是后天经验塑造出来的,也不是天赋使然或有或无的。而是所有人本然具足的。只不过需要人通过不断地“去人欲,存天理”,不断地去除各种障蔽,才能让它显现出来,才能觉知到它的存在。《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说到底就是这个意思。大人之学的根本,就是让人所本然具足的“良知”显明出来。

    王阳明强调作为“人之本体”的良知亘古以来,每时每刻都是寂然不动。就是在讲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良知”就像一个宝贝,本然具足于每个人的心体中。倘若不能使之显明、发挥出来,它就是一个寂然不动的存在。不因为我们未能使之显明、发挥就消失,就减弱。发挥、显明心体中原本就存在却寂然不动的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中庸》讲,之所以要做到“至诚”,就是要“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其实,最该“尽性”的,便是尽“良知”之性。一辆性能时速可达120码的豪车,倘若总是以龟速行驶,便是未能发挥出它的性能来。比这个更为遗憾的是——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良知”,却鲜有人真正使之显明、发挥出来。一块未加工的璞玉丢在河滩上,就是破石头一块。一旦加工琢磨出来了,价值便会发生极大地改变。

    显明、发挥“良知”的本然之性,便是王阳明所讲的“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没有与“良知”无关的所谓“知”,所以,“致知”,就是“致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显明、发挥出来。因为良知是本然存在的,所以“致良知”的过程便是自然而然“感而遂通”的过程。

    人人皆有无穷之宝藏,只不过太多的人因为“家大业大”,把打开那无穷宝藏的钥匙给弄丢了罢了。

    这个无穷之宝藏不是别的,正是人人所本然具足的“良知”。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不是别的,正是“致良知”之“致”。

    某个网络大V,公开告诫今天的年轻人,不要听曾仕强,甚至不要读哲学,不要读儒家经典。然后,他话锋一转,讲某人跑到五台山论道,是因为心难安啊,割了几个亿的韭菜,心无法安的人,才好去读哲学,去听曾仕强,去研究儒家经典。

    丢掉“宝藏”太久的人,才更要去找自己的“宝藏”。把钥匙弄丢了的人,才要去找那把钥匙。人生很短,莫要弄丢了自己的宝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三二八:莫要弄丢了自己的“宝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ta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