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疫情之下

疫情之下

作者: 我是破美工 | 来源:发表于2020-09-07 11:28 被阅读0次

    文姐离开上海了。

    这事说起来还有点复杂。

    ​去年年底文姐被裁之后就先回老家了,在家一边休息一边整理简历作品集。今年3月复工,就和文姐夫一起回了上海。

    结果没想到文姐夫上班第一天就被找HR找谈话说“公司人员结构调整”……

    我知道这些事的时候,文姐夫已经拿到深圳某一线互联网公司的offer了。

    但是文姐对于换城市这个事还有点纠结。

    小北跟我说,多好的机会,文姐还考虑啥,反正自己的工作也没确定。

    我说,他们租的房子啥时候到期?

    小北说,还有一两个月。

    我说,都是最好的安排。

    过了两天,小北跟我说,定了,周五走。

    周四小北问我,我们要不要去帮忙搬家,文姐夫手臂的伤还没痊愈。

    我说,那我抓紧把手里东西弄完明天跟你一起请假。

    文姐是我和小北的前同事。她当时和小北挨着坐,当时和她们一起玩好的还有其他几个女同事。

    后来公司倒闭了,大家各奔东西,但都住在老公司附近。

    周末她们几个住得近的小姐妹还相约着一起聚餐。

    我当时还跟小北开玩笑说,你们就一群塑料姐妹,回头等搬家了,我看你们还怎么联系,哈哈哈。

    小北白了我一眼说,关你屁事。

    现在看,我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其他几个确实都成“网友”了,除了和文姐会时不时地约一下。

    仔细想想,我们在上海打工三年多,新交的朋友一只手能数得过来。

    我俩周末基本都是两天宅在家的那种。周六为了缓解前面五天工作的疲劳,基本是不想动的。周日身体恢复了,想到第二天还要上班,又没啥心情了。

    真想出去玩了,也会选小长假,地方还得找个近的。

    上次出去,就是去年清明小长假和文姐他们一起去了隔壁的浙江。

    所以就算是遇到很投缘的同事,最后也就是个“网友”。

    网友要是光聊天不见面,结果你懂的……

    周五我们到了的时候,文姐他们已经把东西寄差不多了,没啥可搬的。

    房子也已经拍了照片挂到网上了。钥匙给了文姐在上海的朋友,有人来看房就让文姐朋友带着来看一下。

    中午叫了外卖,没有出去吃,毕竟特殊时期。

    来帮忙的除了我俩,还有文姐的老乡。聊了一会,发现大家在上海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最长的也就五年。

    我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很多大学的同班同学就选择了来上海。

    我们的专业是软件工程,而程序员的工作在当时像上海这种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一线城市是最好找的。

    五年多过去了,家里条件还可以的,家里帮衬着就在二线城市买个房落脚了;条件一般的,自己挣了几年钱回老家付了首付;剩下的留在这的,有首付还没凑到的,也有想再奋斗几年在这落脚的……

    五年就像个分水岭。留下的,可能也就留下了;如果本来就是来挣钱的,五年也能挣差不多了。

    前天,之前公司的同桌微信上找我。

    他说,又被HR找谈话了,说我们组估计要走两个。

    我说,就找你谈了?

    他说,没有,据我观察,好像都找了。一视同仁,雨露均沾。

    我说,雨露均沾不是这么用的。

    他说,公司国外的业务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现在福利啥的也没了,说是为了省钱支持国外的分公司。研发已经裁了几个了。要是裁我这个新来的,钱都不用陪。

    我说,我们最近好像业务也在调整,但是没啥具体消息。要是裁我,我就回老家了。

    他说,你回老家了不会有落差吗?

    我说,想清楚了,就没啥落差了。

    他说,我要是被裁了,就回去厂里打工好了。但是就怕被亲戚邻居说闲话,我妈肯定要护着我……怕她不开心。

    我说,面子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道坎。我回家我爸妈也要面对这个问题,所以我春节在家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做心理建设了。

    这次疫情,实业的打击是立竿见影的。大街上走走,很多店铺都贴着转让。

    吃饭的时候,文姐的老乡问小北,疫情对你们公司影响不大吧?大家在家没事肯定要看视频啊,看视频那还不得冲个会员啥的。

    小北说,不知道,还没看到啥动静。

    现在看好像对互联网公司影响还不大,那是因为子弹还在飞。工作都要没着落了,谁还有心情充会员看小姐姐唱歌跳舞?

    全球经济都是一个整体了,何况一个国家内部。

    前几天有个做老师的朋友,在群里说单位给发了2100块的消费券,必须在5月5号之前用完,说什么刺激经济。

    一些二线城市的购房政策也放宽了。之前要交社保还要看学历,现在本科就行了。

    小北前几天还跟我说,朋友圈的中介怎么天天都在发什么刚需快上车,再不上车就来不及了。

    我说,有的人如果只看到这是个机会,那就真上车了。

    小北说,还刚需,什么是刚需?我们这些上海外来务工的哪个不是刚需?怎么没见几个人在这买?

    我说,天天路上给你讲故事洗脑,看来还是有点用的。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刚需的,代价越大时间越长人就会找替代方案。一个月前有个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内容大意说那些呼吁口罩应该涨价的都是XX,言辞激烈。核心观点就是,口罩是刚需,所以不能涨价。然后把提出口罩涨价主张的经济学家一顿骂。我在他动态下面评论说,口罩是刚需,要是口罩涨到一万块你买吗?他说,要是不买会死,我会买。我回复,你再想想。

    小北说,不戴就死,哈哈,看不出来人家并不是真的想跟你讨论问题吗?少出门,自己做口罩,不都可以,如果必须要出门上班,那我就反复用呗,再不济我就辞职,我这点工资可负担不起一天一万的口罩支出。

    我说,你说的才是人正常会有的对策。他可能觉得我在故意抬杠吧。

    经济学从来不是教政府去制定政策的,它和物理化学一样,就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而已。所谓科学,就是没有任何立场的。

    这就好比一个铁匠打了斧头也打了菜刀。他会告诉买的人砍树你用斧头,切菜你用菜刀。

    然后有个人买了菜刀回去砍树,最后也把树砍倒了。

    你不能因此就回去说铁匠是错的,甚至还去把他给大骂一顿。

    小北说,在朋友圈发不一样的观点,才能显得“聪明”,你上次不是在文章里面写了么。

    我说,发不一样的观点,想显得聪明都没问题。前提是自己最好能自己先想想,哪怕是错的也没关系,思考的过程很重要。

    小北说,那你觉得这个点房子买还是不买?

    我说,对我这种小老百姓来说,这种形势不明朗的时候,还是拿现金稳点,至少被裁了也不用太慌。别看那些炒股大V说什么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有的人手里刚好有点钱也学人家去抄,但是有的钱还真不是你能挣的。

    昨天小群里的鸟妹说,提高审美应该多看书,不应该看站酷和花瓣。

    我半开玩笑地说,我反对。

    她说,我是指那种广义的审美……

    我说,那大刘拍三体还要啥美术总监,自己上最好。

    她说,有审美不代表有技术。

    我说,那你以后上班,你同事在那看站酷花瓣,你就在那翻书?

    我猜她可能也是在什么文章或书里看到的观点,但是原话肯定没有后半句的不该看站酷和花瓣什么的。

    按我的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应该是——看书能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而能改变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但是如果加上这后半句问题就大了。

    我记得我大学刚毕业那会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刷知乎,总觉得自己在学习。那时候知乎还不像现在这样——跟个文字版的微博似的。

    有时候看到了好像很牛X的观点,自己也爱到处跟别人说,或者截图下来发朋友圈。其实自己压根没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好在朋友圈这种地方也没人跟我深究。

    现在要是心血来潮实在想装X了,就写个便签,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五一十地写出来。这样错了也不要紧,因为我认知水平在这,只能思考到这种程度。

    想起之前小群里有个人发了这么一句话——

    读书不思考和不读书却爱思考,都很可怕。

    ——完——

    非纪实文章,请勿对号入座

    每周一9:30更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疫情之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xx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