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做玻璃罩里的“空心人”
许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感觉自己是玻璃罩里的小人儿,空间只有玻璃罩范围大小。
在这个空间里,外面的人能看到我们,我们能看到外面,但是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孤独、害怕、犹豫,让我们不愿意踏出玻璃罩,唯恐让自己不舒服。
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认为,这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一种表现。
什么是自我价值感?在这里,自我价值感是指一个人是否觉得自己能给这个世界、给他人带来好处。
因此,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降低时,他对外界的感受力就会减弱。
比如我们吃到喜欢的美食时,会觉得生活充满了美好。而感受力弱的人,是不能体会这种感受的。
长此以往,他会认为自己无足轻重,以至于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所以,我们要拒绝做玻璃罩里的“空心人”。
1. 学会和值得信任的人或者事物建立一种连接,如种植一盆花、养一只宠物。
2. 学会增强自身感受,多留意多花时间,如吃东西时慢慢咀嚼,享受食物在嘴里的美味。
3. 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并做出改变。这个改变不需要一开始就迈大步子,先从最简单的目标开始,逐一体验强烈的存在感及成就感。
4. 学会让自己“接地气”。对于别人与我们的互动,要能做出最基本的回应,感受这种友好相处的体验。
5. 学会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感受。在向别人倾诉的过程中,你能从他人的反应中找到归属感。
拒绝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都说分寸感是一个人最高明的境界。
细想一下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边界感清晰,才能走得更远。
然而,不少人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个边界。他们一味地认为不给别人添麻烦、不让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被别人看到,哪怕是自己的观点、需求这些都不重要甚至可以被忽略。
这一类人很常见,表面上总是说着“好的好的”,可能背地里又是另一副面孔。
其实,他们只是害怕与别人冲突罢了。一旦起了冲突,他们会觉得非常伤心、难过,也会担心闹僵后被边缘化、被忽略。
所以,他们想着,与其承担关系破裂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如总是做一个“对的”“好的”人。
其实,有一句话说得好:“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具体应该如何做呢?胡慎之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中提了以下4点建议:
6. 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7. 试着接受别人的礼物,坦然面对这种或愧疚、或小窃喜的复杂心情。
8. 试着对自己好并欣赏自己。哪怕是要在人际关系中付出,那也要心甘情愿的才好;哪怕是在享用美食,就要注重这个 过程,而不是想着如何如何把罪恶感强加给自己。
9. 试着相信别人,就算和他人建立了关系,你们依旧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无须全盘接受别人的要求,试着去拒绝,然后观察对方会怎么做。
拒绝改变成为另一个人
据说人这一生,会遇到800多万人,会打招呼的约4万人,会和3619人熟悉、275人亲近。
在这些认识的人中,他们身上总会有一些闪光点,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下意识地去比较,去改变自己。
殊不知,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自己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哪怕想要做出改变,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
胡慎之认为:“要真正地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需要通过对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往自己身上看,而不是往外看。”
如果只是一味地往外看,我们最终会变成一个贴满各种标签的人,变得不伦不类,还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毕竟,变成另外一个人,势必要改变现在的性格、习惯等等。
要知道,喜欢你的人会觉得你很好,讨厌你的人会觉得你一无是处。如果你要以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那么你只是在雾里看自己,永远也看不清自己。
真正想要认清自己,就需要去尝试;而改变自己,不是让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不妨试着这样做:
10. 首先你需要接受现在的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更合理的认知,而不是给自己任何评价或标签,觉得自己这样穿衣服就交不到朋友了,那才是大错特错。
11. 坚持小步子原则,而不是一口吃成个大胖子,逐渐变成更好的自己,从一个俯卧撑开始瘦十斤。
12. 当成就达到一定高度时,要去享受成就感。试着欣赏自己,取悦自己,在取得成就后,就把这种喜悦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写在最后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人,而每个人活在这世上,也都有自己的生活。
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不同的思想。
与此同时,他们也避免不了和他人社交,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所有问题,都是一个了解与认清自己的非常好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