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十六岁的华裔女性自杀,为什么会有二百三十多家美国媒体为她集体致敬,而日本却如释重负。她是张纯如。著作南京大屠杀的作者。一九六八年出生的她,祖籍南京,小时候,父亲跟他讲述日本濒临南京时,令人发指的庄庄恶心。一九九四年,张纯如参加了旧金山南湾的一个旧照片展览会,主题是三十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不同于长辈的口述,血淋淋的杀戮现场照片,不经修饰的出现在她眼前时,她意识到父亲给她讲的那些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拓展结束之后,她找遍了旧金山每一个图书馆,竟没有发现任何有关于南京事件的详细资料,甚至始作俑者日本右翼势力坚决不承认历史,公然篡改历史教科书。她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必须写下一本珍贵的南京史料。因为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被遗忘的残忍杀戮与重大浩劫。一九九五年,她在美国完成了基础调查后,只身前往北京、上海、杭州,立即展开了走访。在酷暑和水土不服的重重挑战下,仍每天工作调查十个小时,可这远远不够。一九九七年,张纯如再次前往南京,带着翻译挨家挨户的走访幸存者,探求历史细节,严谨的拿着中外资料相互印证。每一次她都气得发抖,又或是潸然泪下。同时,张纯如以书面的形式采访日本老兵,这些恶魔在她面前坦诚当年,在那座城市的种种恶行,砍头、挖心,分尸,手段之残忍,无法用言语形容。可最痛苦的还是在编写时,你很难想象,当一切恶行的证据都摆在面前,她还是要进行客观的讲述。她经常会被气得发抖、伤心、大哭,甚至到夜晚也无法入睡。但是只有做个历史的陈述者,才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历史真相。伴随着体重暴瘦,大把脱发,严重的偏头痛和抑郁症,南京大屠杀终于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得以出版。一经发布,就全球轰动,影响力之大,甚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霸榜长达十周,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中日美三国六十多年的沉默,向全世界详尽的揭露了日本当年的行径。当世界终于认识到那场屠杀的恐怖与反人类,日本右翼却趁机对张纯如展开了无下限的攻击,甚至拿刚刚出世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威胁她。最终年仅三十六岁的张纯如饮弹自杀。可日本右翼对他的攻击,直到她离开人世,未曾停止过。这本书是中国人最好的记忆,勿忘历史,勿忘张纯如的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