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如果医生不曾经历,他会知道患者的欲言又止或者口是心非吗?
有时候我们可以是医生,有时候也会成为患者。其实很多道理都应该明白的,但是却有不一样的走向,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最近有点感慨,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同样是进入一个新校园,同样存在升学的压力,但是如今回想起来,却有截然不同的心境,前者甚至在初三时候转学,但是心态一直很好,而高中却是莫名的低落。
记忆中的初一初二,应该算是很“辉煌”的时候吧,肥肥的小姑娘,成绩还可以,数学老师总是点我去做“最后的大题”,政治老师说我眼睛亮亮的,让她讲课很有成就感,英语老师说她很喜欢我……每天开开心心骑着单车上学,中午胃口好去吃饭吃粿,胃口不好就烧仙草烧烤瞎吃一堆,放学的时候邀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回家,在冬天肚子饿时会在路上买一块饼,等鸡蛋饼出炉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被冷风吹到受不了而在风中瞎叫嚷。每隔一段时间出下学校的黑板报,然后回家太晚,被妈妈说几句。初三的时候转学去了私立学校,开始了苦逼逼的寄宿生活。两天新鲜劲过去,第三天一早,四个同一批转学进来的小姑娘在宿舍里,不知是谁先开始红了眼眶,然后四个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吓得生活老师都慌乱了,最后安排我们去打电话叫爸妈来聚一聚。记忆中的初三,班级很安静,心态很安静。周一到周五按部就班上课、下课;周末校车送回家,先大吃特吃老爹老妈精心准备的一堆好嘢,然后睡觉,再起来完成老妈准备的试卷或者周末作业,很快就到周日下午,在家哀嚎几声同时背上一书包牛奶水果,乖乖地被校车接去学校。回想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地方,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事情,但是就是不难受。
进入高中,其实我应该要骄傲的,毕竟母校是有着140多年历史的重点高中,耀眼的校名立在半山腰上,伴着海潮,远远就很瞩目。可是,从高一开始,我就不是很开心了,虽然我认识了很棒的闺蜜。这种莫名的情绪低落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感受过,说不明白。最近在看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作者介绍到类似的情况。同样升入到一所还不错的中学,但作者觉得难以适应,与学校格格不入。作者最后说到他的这些情况,可能是潜意识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跨越(指独立)做准备。我现在也没明白我情绪突然间的低落是因为什么,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如果那三年,我能够在低落的同时,多看一点书,我觉得我会不一样的,不是说处境不一样,而是说心境。记忆中的高中,最放松的也就是只有那么一次吧,高考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从考场出来后跟班长走回宿舍楼,路上我跟班长说,我们走慢点吧,说不定是最后一次同路走了。果然如此。
逃避自由
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利,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作为成年人,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
派克的这些话,给我一些朦胧中的意识想法增加了肯定的筹码。我一直在想,我想要的自由是什么?是无人管束的放飞自我,是随心境或者时境而任意定制的行程安排,是不需要他人评价或审核的一次性过关吗?都不是。我经常做计划,也会预想情况走向,好坏都预测。如果能在预期内完成任务计划,那成就感是满满当当的。尽管有时候完成的任务可能被评价得一无是处从而导致心情沮丧,但也好过于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定。突然想起来,大学室友评价说这样子的生活是不是对自己过于苛刻。我并没有感觉苛刻,但有时候确实觉得不轻松。我经常用这样子的例子来回应也是鼓励自己:在还没有学会游泳之前,请带好游泳圈在池塘里练习扑腾,不要去渴望大海。读书会的学姐说这有点像是带着脚镣跳舞。Anyway,我不否认或许这有点像强迫症,而且极易引起焦虑,但是把难过的责任承担起来并且在历经一段有点折磨心境的时间后,难题总归会解决,那时候就犹如爬了一夜的高山,在山顶看到日光绽放或云海弥漫,痛快的滋味好像是从百会穴发散向全身,难以言语的畅快淋漓。我爱这种感觉。
精神贯注
我越来越体会到精神集中所带来的各种好处了,不管是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安排,还是说在过程中因为对各种干扰因素的忽视从而相应地减少被负能量侵袭的机会,以此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后者对于心境调整极其重要。
清楚地记得高中某一次晚修前,和几位同学在教室内做习题。从教室的后门处传来了脚步声,我是唯一一个转头回去查看的。进来的同学说看出来我的精神很不集中。不认真的懊恼夹杂着被发现真相的羞愧,这股情绪相当复杂,我是不想重复体验了。
如果细细回想,我们应该是说不出精神贯注的时候的感觉的。在去年一次撰写某网络课程脚本时,那一天从早上打开电脑到晚上关掉电脑,我大概敲打出5000多个有效字词,不与专业写手相比,只比较自己过去码字成文的时间,这是有所突破的,我相当有成就感。但若是要说说码字过程中我有什么感受,说不出来,没有愉悦也没有痛苦,没有什么感觉,或者说,有感觉但是我忽视了。这样子的情况在越往后的时间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事情。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过这样子的体验,曾经我们可以花上许久的时间沉迷于书的世界无法自拔,但现在可能打开书本没几分钟,就因为找不到阅读的感觉而重新合上。不只是阅读,看影视的时候可能会跳跃播放或者倍速播放,此外,市场上还流行起来了“一小时读完XX史”“十分钟学会XX口语”“两分钟看完XX电影”等图书或者短视频……我觉得应该要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无法跟上书籍或者影视的情节叙述,或许是它们编撰粗糙,不值一看,也可能是观者内心的浮躁。“我很忙”这句话如果经常挂在嘴边,那需要好好反思一下,是真的忙碌,还是在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逃避现实的生活?
过犹不及。
我现在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但是我无法确认它的准确性,也无法确认它能否归入精神贯注中,那就是追求极致。出发的动机是好的,为了顺利完成目标,或者说在完成的过程中想要更完美一点,以至于完全沉浸进去,外界的声音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无视之,这还算是精神贯注吗?是否会引起焦虑障碍呢?
培养某种爱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我们需要为自己提供许多与心智有关的养分。我们必须爱惜身体,好好照顾它;我们要拥有充足的食物,给自己提供温暖的住所;我们也需要休息和运动,张弛有度,而不是永远处在繁忙状态。俗话说:“圣人也需要睡眠。”合理而健康的爱好,是培养自尊自爱的必要手段。当然,爱好本身并不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否则就偏离了人生的方向。
在知道派克的这些论述之前,其实我觉得自己隐隐约约是在警惕此种情况发生的,但这种意识很模糊。尽管我认同“爱好本身不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这个观点,但是沉浸在某个世界中所带来的愉悦感令人着迷,或许我还需要继续警惕?
科学与信仰
一提到科学,我就会想到科学主义。我对科学抱有怀疑态度,是因为目前已知的所有概念皆是以科学为基础而整理产生(这里的“已知的所有”是我个人的观点),那么,我是否可以认为,科学的定义也是科学给到的?我很容易产生误解,即科学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发现人类世界的所有真理。但实际上,我是认为不可能,由此产生的矛盾让我对科学抱有了怀疑的观点。
如今说到信仰,不妨可以用信念来替换,即信仰不仅仅在于宗教上,也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追求肯定的某些执念。只要不是到了放弃活着的那一刹那,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信念的。
我们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几乎很少有人有独一无二的人生。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情感),似乎都是“二手的”。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有依据二手材料,才能够让自身发挥作用。我可以信任一个内科医生、一个科学家、一个农民的话,我本来不想这样做,但我不得不这样做,他们提供的可能是各自领域的核心知识,而对那些领域我一无所知。关于我的肾脏的状况、胆固醇的作用、饲养小鸡的经验……这些完全是二手的材料,我完全可以接受。但是,有关人类生存的意义、目的与死亡的问题,一切二手材料我都无法接受。我不可能依靠对“二手上帝”的“二手信仰”来生活。我要想真正地活着,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语言,拥有独一无二的怀疑与挑战的意识。
派克的上述描述让我产生了一丝恐惧,因为我之前没有意识到,有可能我的人生是“二手的”。我获取的知识来自于师长、书籍,这些都是他者编撰成型给到,我并没有为这些知识的产生付出过汗水,我并没有为人类的智慧或者人类的经验作出过贡献。姑且也不要把话语说得太大太满,就从自身思考,从过往的经历中我提取过独一无二的经验吗?我拥有自己的智慧吗?我是否其实在过着一种被他人塑造的生活,犹如被编程好的机器人?
我应该保持怀疑。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今天很好,明天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