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短板理论,说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我觉得,这个理论让很多人受害颇深——太多的人,努力做着自己不擅长的事,空耗很多精力,换来的却只有满满的挫败感。
前不久,一个小姑娘跟我说,她在奥赛训练班,日常状态就是杯子里永远不缺的咖啡,写不出题忍不住哭出声。她花二十分钟做错的题,另一个女孩子五分钟就写出来了,还有一个男孩子已经自学了高中化学。别人讨论的内容,她都听不懂。真的好心疼这个小姑娘。如果不擅长也不热爱,就不要逼自己学奥赛了啊。把时间花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摄影、弹琴、甚至动漫,或许你会活得更开心,从中获得的成就感,说不定也比如今多得多。还有一个弟弟,明明是最痛恨数学的人,却为了父母的期望,学了据说很高薪的统计专业。学得痛苦不说,更让他绝望的是,无论他再怎么努力,都赶不上那些把数学当兴趣、轻轻松松考满绩的大神们。
别人的光明大道,或许对你而言就是死胡同一条。别总想走别人的路,你真正该走的,是适合你的路。
这也是很多家长很困惑的问题,常常感觉自己的孩子这也学不好那也学不好,孩子考试成绩上不去家长愁得连饭都吃不下。特别是现在中国这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孩子们已经都成功的被熏陶成木偶,分数是他们活动的拉绳,文化课成绩成了判定一个孩子行与不行的标准, 有些孩子无论怎么学就是学不好,家长甚至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笨,他是真的笨吗?并不!你会发现,他语文数学不好但他英语好,理科不行但是文科很厉害,文化课不行但是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他成绩不好,是因为他的优势不在那里,就像开头提到的小女孩和那个弟弟一样。同样的时间,你花在不擅长的事情上,可能只达到平庸水平;可如果你花在你擅长的事情上,你或许早就已经成为佼佼者了。
那怎么找到自己适合的路?
我有两个建议:其一,看看平时有什么事情,是你的孩子更轻松地就做得比别人好的,或者什么事是让你的孩子乐此不疲的;其二,问问他的老师,问问他的朋友,他的优势在哪里。
古人有言,“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然也”。有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比你更努力,而是因为他做的是自己擅长的事。如果你总是把大把时间花费在怎么也做不好的事情上,那么你很可能是在吃不必要的苦。把这些努力放到你真正擅长的领域,你或许早就有所成就了。
那么努力,却看不到成绩,很可能是因为没选对领域。比起短板理论来,我更相信:没必要把精力都投入在弥补短板上,其实只要你把擅长的事情做好,就已经很厉害了。那才是真正适合你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