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体的规模法则
规模成为衡量世间万物的不变标准,所有复杂的万物,都存在相通的内在生长逻辑,他们遵循的不是简单的线性比例,也不能按相同比例持续放大或缩小。
所有的哺乳动物和其他动物都和人类一样遵循同样的生长轨迹,维持一个生命体就要有最低的能量消耗,叫做“基础代谢率”。作者研究发现,基础代谢率与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最小到单细胞生物、细菌,大到大象和鲸,都符合这个规律。
所以随着体重的增加,我们的身体供应的能量就越来越跟不上了,那么有一个时刻不管你吸收多少能量,全部都会被用在系统维护上,那时,你就没有多余的能量去进一步增长了,生长也就停止了,这个时间基本就在我们20岁左右。
人类的寿命与体重的1/4次方成正比,身体机能随年龄的变化会衰减,在到达顶峰后便会稳定地线性下降。人类的命运终走向衰老和死亡。
作者利用规模法则,提出延长寿命的两种方法。代谢率越低,寿命就会越长。为了降低代谢率,就要降低人体的体温,体温每下降1摄氏度,你的寿命就能延长10%-15%。第二种方法是减少食物摄入量,直接降低新陈代谢。
二、城市的规模法则
作者研究城市的发展,思考城市的发展规律,发现城市和生命体不同,它没有停止生长的时刻,也不会衰老。城市的能量来源于城市的产出,如果产出能够一直满足城市基础设施消耗的能量,城市就会一直发展下去。
生物体的规模与体重有关,而城市的规模只与城市中的人口有关。
城市中的基础设施,水电、通讯、银行、加油站等基础设施,在人口数量每增加1倍时,只需要增加85%,也就是说系统将有15%的节余。
而城市的产出与城市规模之间比例呈超线性关系,产出的增长速度比城市的规模扩大速度还要快。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增加100倍,那么城市的产出将会增加100的1.15次方倍,也就是200%。
城市的规模越大,GDP越高,平均工资越高,而能源和材料也都相应的节约。
但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在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是人让城市变得有活力有希望,他们使城市拥有了灵魂和精神。
规模越大,城市中的人互动率越高,然后由此创造观念和财富,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这就是一个1+1大于2的过程。
三、企业的规模法则
城市可以一直发展下去,但企业却不能经久不衰。从规模法则看来,衰落是所有公司最终的宿命。
作者把重点聚焦在了决定公司增长和消亡的关键点上。一个公司的规模就是员工人数,如果这个公司产生的销售额能够一直大于它的成本,那么公司就能一直生存下去。用这种方式统计公司的规模与销售额,两者刚开始呈亚线性变化规律,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最终转变为近似的线性变化。
所有年轻有活力的公司,开始迅速增长,然后增长缓慢,这的确是很好的预期,但这一切都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变化。企业受难以预测、不寻常的黑天鹅事件影响,这些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导致公司的重组并购或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一家公司的存亡,并不取决于他的年龄或规模。要想一直存活下去,就要像城市一样,不断吸纳新的能量,使人员互动性增强,流动性增强。在规模变大后,去掉冗繁的流程,使企业变灵活。而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唯有不断地突破,大胆创新,才能在大浪淘沙中,不被淘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