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上产假,长长的休息过后,也是是很久没有进入工作状态了。这天也是临时把省二院眼科的采访任务给了我。欣欣然答应了。
准确来说我这是一篇随笔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入采访环节,算是准备前的沟通。
大名鼎鼎的省二院,一说出来就NBHH的。谁都知道来省二院看病挂号都费劲,没个关系都不好看啊。今天特别有幸去到院长办公室,针对节目内容方面,听到马院长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真心受用。越来越发现和高层次人群沟通的畅快、高效、受益匪浅。
谈话的开始就没有任何废话,针对即将拍摄的两期节目开门见山直入话题。听完制片人简单的介绍,院长表示很认可。后面的聊天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院长就把一些小建议给到了我们。涉及到的一些医学上的专业问题,领导也会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看到的东西来举例。听得津津有味,哪是在聊专业的眼科知识,分明就是在话家常啊!四五十岁的年纪还时不时蹦出来几句英文,虽然没那么标准,但是听得出来绝对是有功底的。快一个小时过去了,居然没觉得慢,再次领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魅力!
自媒体等各种网络传播平台的异军突起对我们这种靠收视吃饭的专业媒体冲击可不是一星半点。但是我们做节目的专业性依然不能放松,只有你做的更好要求更高,才有可能不被甩出更远。这其实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马院长说的对,其实无论是做节目还是做人做事,我们都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对待,反而会豁然开朗。不是说有一说一不好,而是有时候反而越解释越说不清。当你跳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怎么这么简单。打个比方,当我们站在迷宫里去寻找出路的时候,可能会碰很多的壁,必须要一条路一条路的试,最后才可能会走出迷宫。但是如果你能俯瞰,在更高处——也就是站在迷宫之上看迷宫的话,你一眼就能看到那条路最快通到终点。
其实我们在做节目,包括这些大夫在诊疗的过程中,也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但是无论是作为引导大众舆论导向的我们还是这些大夫,都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帮助观众或者说患者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练就一种神奇的武功,那就是观众问一个问题,一旦你开始回答了,你这个答案所达到的功效就有可能解决了这一类型的几百个上千个问题。鸭梨山大!
哈哈,竞争力越来越大,未必就是坏事。毕竟专业性在这儿摆着。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自己说出的话、拍出的镜头、做出来的节目不具权威性。相反这才是我们展现自己的关键时刻。不要以为我们做《名医来了》就是简简单单给大家看病的节目,我们也在医人、医心,通过跟这些专业大咖的接触让你心情好、身体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何乐而不为呢?还是那句话,请你记住你只有见过最好的,你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
加油,小伙伴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