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

作者: 曹梓墨Caozm | 来源:发表于2023-12-17 22:09 被阅读0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纵观全唐诗,你会发现李绅这个人除了悯农二首再也没有别的作品了。甚至对于李绅的简介都非常短,很多书上直接就说生平不详。

对于李绅的第一印象是读书时候的一篇阅读理解,忘了题目,试卷肯定也找不到了,但是我印象深刻,那篇文章里面说李绅骄奢淫逸,是个大大的坏人,李绅喜欢吃鸭舌,甚至一天杀300只活鸭,只是为了吃鸭舌,劳民伤财。李绅还喜欢泡妞,家里养了很多歌女,甚至还把她们当礼物送给别人…李绅死了之后被开棺戮尸,朝廷剥夺其爵位,后世子孙不得承袭。

我心血来潮想找一找这篇文章,翻了很多杂志期刊都没有找到,只有《青年文摘》里面王立群有一篇文章《悯农诗人悯农否》,然而我还是继续寻找,最后发现李绅吃鸭舌没有这回事,但是有文章说吃的是鸡舌,说是李绅喜欢吃鸡舌,曾一天杀300只鸡,然而这个说法也没有史料出处,难道李绅是被冤枉了吗?我又找李绅和鸡舌的相关性,发现鸡舌有点意思,此“鸡舌”不是彼“鸡舌”,叫“鸡舌香”,其实是丁香的一种,李商隐的诗有一句:暂逐虎牙临敌绛,远含鸡舌过新年。鸡舌是一种香料,作用是祛除口臭,以前当官的人上朝会在嘴巴里含此香。原来鸡舌是古代的口香糖,这不是升官撩妹必备嘛。

我觉得李绅杀鸡吃鸡舌可能确实是以讹传讹,鉴于李绅后期的生活作风,他可能吃鸡舌香上瘾。

有一个成语叫司空见惯,这个成语的出处就跟李绅有关。刘禹锡也就是写《陋室铭》的刘禹锡,写了一首不太拿得上台面的诗《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妆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首诗的背景是有一次李绅为了招待刘禹锡开了一个大party,席间让自己养的歌姬唱歌跳舞,其中一个歌姬刘禹锡很喜欢,饭后,李绅就把这个歌姬送给了刘禹锡。司空见惯说的就是这样的女人,李司空(李绅,司空是官职)见多了,都觉得稀松平常,但是我刘某人喜欢的不得了,差点就茶饭不思了……读书人的事能算淫么?你如果不信,其实很多诗人都是如此,苏轼为了一匹马就把自己的小妾拿去跟别人交换,“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天天人模狗样,却一直心里惦记着自己的儿媳妇…

李绅当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他六岁丧父,家里又穷又苦,他是知道百姓疾苦的,李绅读书的时候也是一名三好学生,青年时写了《悯农》,被韩愈推荐做官。

《悯农》不仅以情取胜,还有家国寄托。一副儒家“温良敦厚”“以民为本”的思想。青年时的李绅或许真的把匡扶正义,辅佐明君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吧。

李绅当了宰相之后就陷入到了牛李党争之中。官场受了挫折之后,李绅就开始变得庸俗了,一系列的黑料确实让他晚节不保,除了鸡舌事件,妓女事件之外,李绅还是一名酷吏,严刑峻法,手段无所不及。李绅后期为了排除异己,甚至制造冤假错案…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李绅有一部诗集《追昔游集》,如今已经失传,牛李党争,最后以李德裕失败结束,作为李党人,李绅受了牵连,最终在死后被人不断抹黑料……或许以上都是当时刻意留下的黑料和虚假的真相。

真相。已经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我愿意相信写出悯农的李绅,一直是一个为官清正廉洁的官员,他一辈子秉公职守,克己奉公,只不过由于党争,被反对派大做文章,甚至差点在历史中除名。

不管怎么样,悯农因为极高的传唱度,至今被我们学习和传承。

相关文章

  • 2018-06-06

    小儿垂钓 悯农 悯农 江雪 寻隐者不遇 山行 胡令能 ...

  • 明年

    悯农哦

  • 《悯农》

    冬风渡寒剪童容,燕衔大地春意浓。 又是一年播撒季,薄秸浓土笼田垄。 老叟枯手交槁颈,扶锄出门步维艰。 几许悲悯又旧...

  • 悯 农

  • 悯农

    日烤风曛大火炉 禾焦地烫弃耕锄 只因浇灌田中立 籽粒未收人已熟

  • 悯农

    时值冬枣上市, 恰遇连绵秋雨。 枣农心急如焚, 对着老天作揖。 冬枣遇上秋雨, 裂嘴自落在地。 只顾与地接吻, 哪...

  • 悯农

    昨日, 今日, 明日, 日复一日, 在熙来攘往的喧嚣里, 卖着几堆翠绿, 枯瘦的古铜色手指, 染满各色菜末。 忙碌...

  • 悯农

    苍天一怒抖三抖, 但叫清水变"黄河" "黄河"东去已沧桑, 可怜天下百姓苦。

  • 悯农

    红杏枝头春意浓! 悯农田间把地耕! 芒种秋收播四季! 谁知农人艰与辛! 劝君珍惜碗里饭! 点滴都是苦种行!

  •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又到了收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悯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go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