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那么好?有的怎么教都教不会?”
在育儿这条路上,这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问句。真的就是有这么一些孩子,一点就通,聪明得叫人不喜欢都难;而有的孩子,无论家长怎么耐心教导、全心全意付出,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只能抬起迷茫的眼神望着家长,叫人心疼又心累。以至于: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一位从事于教育行业的爸爸在网上坦言: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有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所以开始我力图对孩子的学习不干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相信自己的教育观。结果呢,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经常大脑像断了线一样,长时间愣神,作业耗到十点十一点。于是,我终于放弃原来的理念,开始陪学、辅导。从那以后,家里就充斥着呵斥、不满和哭泣。
这位“爸爸”并不是个例,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无论是新手上任的年轻父母,还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都会有手无足措的时候。“教”无止境,“育儿”其实是一门需要一修再修的课程,时学时新。那么,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教育新点子,为自己的育儿宝库增加新颖的见解。
虎父未必无犬子
不是优秀的父母就一定有优秀的孩子,就像平凡的父母也一样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孩子,要不这个人类社会也太不公平了,这个社会的结构也太不稳定了。
不是所有的好习惯来自于父母,要不为什么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也不是所有的坏毛病都是因为父母教育不当,因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
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我们的孩子真的“不优秀”,但是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接受TA、最爱TA,给TA自己所能给的“最好的教育”。
不是不愿强大,只是能力未足
“为什么会丢三落四?
为什么这样磨蹭?
为什么就是记不住?
说了千百遍,打了好几场,TA还是TA,怎么就是不听呢?”
面对父母这些质问,我不禁想起印度著名制片人阿米尔汗的经典之作——《地球上的星星》。
影片的主人公伊夏患有阅读障碍,成绩一团糟,经常闯祸,是众人眼中的“问题儿童”。面对愁眉苦脸的父母,伊夏也想做个成绩优秀的好孩子,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没能成功,因为他的生理缺陷不允许!
伊夏的“不优秀”并非源于自己的不争气,而是生理的差异使然,就像一些长不高、跑不快的孩子一样。
亲爱的家长朋友,当你满心恼怒,恨子不争之时,可否放下一切的不满,细细观察你的孩子。是不是,他们有一些能力缺陷?是不是,他们有一些破解不了的困惑?我们能否陪着他们一点点突破、提升?
没有谁因为孩子身高比不上别人,天天打孩子;没有谁因为孩子跑不过刘翔,天天骂孩子。因为外表的差异看得见,而那些隐藏的差异呢?却成了我们恨子不争的缘由。
其实,对于孩子间的差异,家长们不必过于在意。每个孩子都是躲藏在地球上的小星星,只要耐心地拭去他们身上的灰尘,便能同其他星星一样,发出耀眼的光。
孩子,你慢慢来
“教育立竿见影是神话,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面对在成长路上禹禹前行的孩子,那位网络上的“父亲”这样说道。确实,我们都应该给孩子的成长一点时间。
因为教育,不应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如同小花小草的成长需要孕育的时间一样,他们灿烂生命的绽放,也需要一段漫长的等待。
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家长要做好进展缓慢的准备,做好一直不见效的准备,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只是孩子。
对于老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遗憾。
对于孩子,如果我们轻言放弃,万一将来孩子的人生因此不如意,我们会不会内疚、后悔: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没有帮助他?
亲子时光不可负
掰开手指数数,家长与孩子近距离相伴的时光,不过短短二十载:娃娃分娩落地、嗷嗷待哺,家长惊喜与紧张相伴、寸步不离;弹指挥间,娃娃已成长为阳光灿烂的帅小伙、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而此时,家长们却再也无法日日相随、夜夜相伴——孩子奋斗其外,父母想念于心。
所以,请珍惜这段“折腾”、但也十分难得的“亲子时光”,而别让呵斥和哭泣成为孩子成长时光的主流,把可能的幸福变成彼此的折磨。
如果你的孩子聪明、漂亮、有好习惯、善于自我控制,学习从不让你操心,你被人夸教子有方,你成就感满满,那的确很值得庆幸。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你便要教育,耳鬓厮磨,反复教育。这过程辛苦、煎熬,但坚持下去,结果一定喜人。
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欲教而子已远。人世间宝贵的东西都是有时间截点的,等待我们醒悟的时间没有多少。如果真的疼爱自己的儿女,这段磨炼心智更考验耐力的育儿之路,请坚持下去吧。致敬亲爱的家长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