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发烧?而不是先急着退烧。
有可能是外邪(就是中医讲风、寒、暑、湿、热、燥,西医讲的病毒、细菌),也有可能是内部的食积,或者某些病理产物堵塞造成的。
所以,妈妈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孩子的症状,比如:怕冷还是怕热,有汗无汗,口渴不渴,小便黄不黄,大便大的出么?肚子疼不疼?诸如此类。
如果小孩喉咙疼出汗口渴,先不要用西药或生姜发汗,因为这些症状有可能是温病,也就是我们说的热伤风,如果是温病忌发汗。
如果小孩高烧中出过一次汗了,即使烧未退,切记不可反复发汗。汗是人体的津液之一,反复发汗会伤及津液,时间久了,就会引起惊厥,也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高烧不退,孩子抽筋,这个就说明内脏干烧,里热未退,如果再发汗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伤寒论》中的发汗方剂都会配以大枣党参保护人体津液,要元气津液不伤。
而退烧的方法绝不止发汗一种,如果里热过重,这时候,光发汗解表根本是没有用,反而有性命之忧。倘若真有里热,中医有味药非常适合清里热——生石膏,它不仅可以退身体所有里热,而且还有消炎杀菌作用,对于温病疫症都非常有效。而且,要知道感冒是一种病毒能量场,单纯的退烧药和捂汗并不能破坏这种能量场,但中药可以,早在汉代,医圣张仲景写下的这部《伤寒杂病论》就将感冒细分到五十几种,并一一写明对证方剂。这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大家都认为,发烧一定要多喝水。
但其实很多时候,水不能转变为人体所需的津液,反而白白增加肾脏负担。如果是孩子表现出不想喝水,则代表孩子身体无法转化水了。这个时候的发烧,可以选择能够补充津液的小米汤,因为光有水不够,还需要有东西助力,作为五谷里面最有营养的小米,小米又称为粟米,《神农本草经》中这样评价:“味咸微寒。 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者,味苦,主胃热,消渴,利小便。”小米这种植物,吸收土地养分的能力是最强的,养过小米的土地第二年都种不出其他作物,可见其能量之强。因此,古代人就认为五谷中,小米汤就是最适合补充人体的元气与津液的。
另外也可以用淡的糖盐水来补液。
西医的理论是人体需要维生素和蛋白质来维持抵抗力,其实,以现在的科学发展水平,简单的把人体用化学成分来分析显然是南辕北辙的。人体存活完全不是靠这些素那些酸来维持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一个能量场,绝不能简单的用化学方法来理解。
因此,发烧时,人体最需要的不是维生素和蛋白质,而是需要保元气,补充津液。水果属于生冷的食物,人体内部温度40度左右,低于这个温度都需要耗我们自身的阳气来暖它,而此时,身体的阳气正用于对抗病邪,如果再用来消化生冷的水果,不仅起不到帮助恢复的目的,反而徒耗阳气,削弱了人体的抵抗力。不食荤菜的道理差不多,因为肉食难消化,必然要动用更多的身体阳气去帮助消化,使身体恢复更慢。
发烧的情况有寒有热,也有寒热混杂,寒凉药物和抗生素退烧也许速度很快,但没有辨证之前,如过是寒证,则会伤了正气,加上输液的冰凉液体输入体内,身体的水饮增多,人即便是退烧后,也难免会继续有很多不舒服的问题
倒不是说永远不能用抗生素,寒凉药。只是,假如孩子如都是寒证,反复经过几次抗生素和寒凉药的洗礼,一般体质都会变差。感冒的变成了鼻炎,咳嗽的变成了过敏性咳嗽,能吃饭的不吃饭了,或者就是吃了不长肉,这个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还有一个是冰冰帖。如果是受寒感冒发烧,本来就有寒邪,再贴的话,估计孩子贴了会难受,不但寒气出不来,还会加重病情。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先辨证。或者说,要先学习辨证。
但并不是说发烧就可以不用处理了,当处理时还是要处理。
中医的辨证,即通过病人的症状如:恶寒或恶热、有汗无汗、大小便情况、有无咳嗽鼻涕、咽喉红肿否、胸腹是否胀满,并配合舌象、脉诊,来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冷热虚实。这些症状大部分可以通过仔细询问,和舌象来判断。在中医辨证中,最重要的一定要分清病的寒热,因为寒证热证如果辨错了,用药就背道而驰了。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改掉乱用药的习惯,在没有辨清寒热的情况下,排除非急重症的发烧,手脚不凉,精神尚可,也可以在家观察,也会自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