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我就是个笨蛋”》中小灵的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我们班的小敏。小敏的家庭与小灵极其相似:父母在农村,家庭条件差,还有个聋哑弟弟,跟自己比邻而学。由于离家比较远,小敏和她弟弟都住校。可是每次开学,她又总是迟到,当然这与家长送她晚也有关系。
有段时间我检查古诗词背诵,背不过的学生中总有她。她就感觉自己笨,不如其他同学。我找她聊天,了解了她的想法,就像文中的小灵一样,自卑感加上一时记忆不顺导致的焦虑感杂糅在一起,使自己非常不自信。
由于背不过诗句的不只是她自己,所以我单独对他们进行了讲解,引导他们理解、想象记忆,使每个学生都能背过。
同时我借助上课时她的表现,(她总是那个坐得最直、听课最认真、写字最仔细的孩子。)总是意无意地对她的予以肯定和鼓励。我还借助文本及推荐阅读的文章,及共读的《爱的教育》,引导她转变自我认知,学会关爱他人,从而交到很好的朋友。她因为上课习惯良好,成绩也稳步前进。
刚上三年级的学生还不怎么会写作文,小敏同样如此。我除了在教学文本时采用唤醒生命的方法,而且在习作时,要么带领学生去体验,要么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因有所感,而有所写。小敏由开始的不会写,到后来写出优美的文章,自己都感觉美美的。
虽然我没有特意对她进行辅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注意,让她逐步树立了自信,自然自卑也逐渐远离开她。
我们作为教师,就有这么一点优势:我们随时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借助我们的认知及教学内容,对学生加以影响。而这种影响还是全方位的,既有认知的引导,又有情感的熏陶,还有方法的引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