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人是痛苦的
有一次跟一个考完项目管理师的前辈聊天:
“你考完PMP以后,在组织里觉得有帮助吗?“
他说:“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知道的人是痛苦的。”
这真是一个经典的回答,现在都在讲“圈子”,学习之前还在圈子里,学习以后反而融不进原来的圈子了,因为,“你知道的太多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认知与行为差异,让知道的多的人痛苦,这也叫“先觉者之痛”吧。
很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公费派出某中高层领导去学习MBA之类的课程,学完回到公司后,却发现推行阻力太大,因为整个组织的意识水平还没有提上来,推行任何东西都事倍功半,所以他们说要么整个团队出去学习,要么一把手出去学习,最怕你是个中层,学完回来,发现上下左右全是阻碍。推新的东西推不动,自己还融不进组织了。在痛苦中磋磨前行。
往前追溯“知道的人是痛苦的”这件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很形象的阐释了这句话。因为唐僧认不出妖精,但是悟空认识,为了救师傅,必须打妖精,打完妖精还要承受紧箍咒之苦,他的痛苦就因为他知道的别人不知道。
当然,西游记是小说,现实里,远到鲁迅的先觉者之痛,近到柴静对雾霾的先知先觉,以及组织里的先进者们,都会因为知道而痛苦。
虽然说“无知者无忧”,但我们不能为了无忧而去保持无知。也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就放弃作为。愤怒抓狂的负面情绪更是没有任何意义。
那怎么办?
曲线救国。
孙悟空找来众神作为人证(神证),加上剩下的一堆骷髅的物证,终于达成了结果,并且让唐僧相信了他,还得到了师傅的道歉;
鲁迅弃医从文,办杂志,传播新文学,拯救人们痛苦的灵魂;
柴静斥百万做纪录片,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优势,48小时达2亿阅读量。引起人们对雾霾的重视与讨论。
但是大部分先觉者都会成为时代前进潮流中国牺牲的对象,但是这些牺牲在推动变革的路上一定具有时代意义。
在职场中也一样,思想的传递,并不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及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糅合,让理论落地开花,并再一次从实践中提取出理论,反向归因追溯理论的意义,这样这个理论就极易被大家所接受并感染,如此,达成了让团队汲取,让组织前行的最终目标,自己也获得了最深层次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