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张爱玲曾说:“人们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却在幸福进行时患得患失”。
人生不过短短三万天,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这辈子的追求是什么?
有些人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利,有些人想要倾国倾城的容貌,还有些人想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人们的欲望五花八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想要幸福的人生。
“幸福”这种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那它到底在哪里呢?
我在《幸福生活的秘密》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著名心理医生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他接诊过很多的患者,并对他们进行研究,出版了很多心理学著作。

关于幸福,他说:“幸福是一种活生生的情感,它诞生、成长、绽放、衰败直至消亡。幸福也有周期,如同昼夜交替。”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悲伤,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不幸,我们又为何会感到高兴,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幸福。
在这本书里,作者帮我们理清了很多思路,即幸福是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时时刻刻存在的,就看你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感知到它的存在。除此之外,幸福还是可以通过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可以简简单单地拥抱幸福。
作者提出:幸福可以分为四种形式:行动的幸福、掌控的幸福、满足的幸福和宁静的幸福。
行动的幸福来自参加团队活动中的满足感,比如悉心准备一场晚会,玩得很开心;或是和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帮助朋友一起维修它的老屋子,搬家……相比无所事事或者努力工作的时刻,更多人的幸福来自于“和好友在一起的时光”。
掌控的幸福来自行动,但诉诸内心,是一种专注自我和自身感受的幸福,阅读,运动,听音乐,所有的这些活动,都能带来幸福感。
满足的幸福来自功成身退和目标达成后的满足感,例如收获物质财富或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辛苦一年之后回顾成绩时的满足感,它是一种与外界相连接的幸福。
最后一种,宁静的幸福,来自于隐退,是和身边的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相对地脱离,但不是完全无视。这种幸福更多地诉诸自我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与外界的联系。
看完了作者的解说,我深深地觉得,不管是内在的幸福,还是外在的幸福,它都是和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
就像《小王子》里说的“成人们总是将美好的事物占为己有,却不明白有时候顺从内心,自然,往往是通往幸福最好的途径”。
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在当下,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