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8年10月份,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周的周三,在门诊大厅工作半天,我的岗位就是一名引导员,给病人指引各个科室的方向,协助他们使用自助挂号机,自助缴费机等等。
我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初衷,坦白讲其实也没有那么高、大、上,也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要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就是偶然有一天到医院看病,看见医院在招募志愿者,我刚好那段时间有比较清闲,我抱着体验一下的心情,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医院社工部也比较热情,让我过去面谈一下。
跟医院的社工部领导聊的非常愉快,我跟医院也表明了我的态度,就是想体验体验,没有长期做志愿服务的规划,社工部领导也比较理解,很快就给我安排了一名前辈,也就是我的师傅。
就这样,当天我就体验了一把志愿者的感觉。然后,我就是特别的有感触。这种感触特别的复杂,既有高兴、也有失落,这种感觉说不清楚,但是让人非常的有感触。
举个很小的例子,比如给一位年老的病人从机器上取出报告单时,老奶奶或者老爷爷让我将报告念给他听,或者他自己看完结果后,他露出非常欣慰的笑容,说声谢谢时,你能深切的感受到他内心的那种喜悦,这种喜悦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再比如,医院有很多外地人来看病,很多人说话的口音我一听就知道是我的老乡,其中有一些人他们是没有医保的,他们看病全部是自费,用的是医院的那种自费卡,当他们看完病,来自助缴费机上付药费时,他们很多人都是在纠结中付钱,都是在喊着贵,然后反复的查看药费明细,希望医院不要算错了。
那种纠结、那种无奈深深的感染到了我。
我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医院的志愿者,到现在为止,我基本上每个月的四个周,每周三我都会来上岗。有的时候工作起来会比较忙,但只要是我能排的开时间的,周三上午我一定会到岗。
但是我跟其他的志愿者相比,我觉得我还是做得不够,比如每个月的志愿者培训,志愿者会议,包括到现在为止,我对志愿者的宗旨、精神,我都还没记住,但是我觉得这并是太妨碍我做志愿者工作。
因为我觉得志愿者工作,尤其是医院的志愿者,从表面上看志愿者就是给病人提供服务,提高病人的看病效率,缩短病人的看病时间,但是我觉得志愿者最本质的工作是向病人传达一种温暖。
这种温暖很多时候都是体现在一些细节工作上,比如碰到年老的病人,当他们在询问方向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用手一指,告诉他东南西北,很多时候,我们都要主动搀扶着他们,把他们直接送过去。
因为这些老年人,他们要的不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北其实已经写在了墙上,他们要的是在自己迷惑时,能够有人主动来提供一下帮助。
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个举动,但是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小的举动,或许能够缓解到病人看病时急躁、无助的心情。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工作期间,经常发生,甚至有的妈妈在挂号时,我们还要给她抱着孩子。
尽可能的给他人传递温暖,我觉得这就是志愿者最本质的工作,志愿者最本质的工作绝对不仅仅是帮忙挂号,帮忙取单,如果是这样,志愿者们和那些冷冰冰的自助机器将没有任何区别。
有时候,医院的一些老年志愿者,他们会经常问我,你挤出工作时间跑到这里来做自愿者,志愿者又不挣钱,还耽误你工作挣钱,你图个啥?
我经常笑称:‘闲得慌’。其实我是想说:“钱这个东西是为人服务的,人不是为钱服务的,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奔着钱看的。”
人活着,要追求的东西很多,或许这种志愿者体验,就是我要追求的。只要我能做下去,我会竭尽所能将志愿服务一直做下去。
我们在半天的岗位时间帮助了很多人,这些人我们都不认识,或者可以说是一面之交,以后或许永不再见。但是这些接受了帮助的人,或许他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他们也会受到感染,他们之中的某些人或许也会主动给他人提供帮助,志愿者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
从表面上看,我是在帮助他人,其实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他人又何尝不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让我更加深刻理解这个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