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工作当然是为了挣钱。
心理学家把金钱和其他诱因称为外部激励因素,因为它们来自于个体外部。
总体而言,外部动机涉及激励生物体行为的外部刺激。
对学生而言,成绩是最强有力的外部激励因素之一。
其他外部激励因素包括食物、饮料、荣耀、奖品和性。
人们对于工作也具有内部动机。当你享受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新挑战时,你实际上是被激励了。更一般而言,内部动机是指沉浸在活动(工作或比赛)本身之中,而不管外部奖励或威胁。你会这么做是因为满足了心理需求。简言之,一个具有内部激励因素的活动本身就是奖励。
那么,怎么评估一个人工作的动机呢?
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将亨利·默里开发的主题统觉测试作为测量工具,他认为被试根据一系列含义模棱两可的图片所描述的故事反映了他们的动机。
请你想象一下一个小男孩和小提琴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高成就需要?低成就需要?(文末有想象故事延伸,要先思考,不要偷看哦)
根据测试结果,麦克莱兰发现了区分高成就需要者的具体特征。高成就需要的人不仅比低成就需要的人更努力、更成功,而且在困难任务中也表现出更多的毅力。在学校里,高成就需要的学生成绩更好,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智商更高。在职业选择中,他们更愿意担任有挑战性的工作,承担领队角色,并会更快地获得晋升机会。如果他们从商,也会比低成就需要的人更成功。
小男孩与小提琴高成就需要:这个男孩刚刚上完小提琴课。他对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并觉得自己做出的所有牺牲都是值得的。为了成为小提琴演奏家,他必须牺牲很多社交生活,而且每天要练习数小时。虽然他知道,如果自己以后接管父亲的生意会赚更多的钱,但是,他对成为一个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并且用自己的音乐给人们带来快乐更有兴趣。
低成就需要:这个小男孩正拿起他兄弟的小提琴,而且希望自己能够演奏小提琴。但他知道,没有必要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去上课。他的兄弟为了练琴放弃了生活中所有好玩的事情。他为兄弟所做的巨大牺牲而感到难过。如果有一天一觉醒来自己就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是最好不过了,不过这种奇迹并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不断进行枯燥的练习,即便是放弃所有有趣的事情,也未必能成功,最后或许只好在一个小乡村的乐队里演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