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也是看的,不过看完后好像没啥印象,今天试着总结一下我看的这一章节~
《尊重与希望》第九章 创造改变的动能 赞美的充分运用
赞美和欣赏是焦点的基调,因为当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优势,资源的时候,自尊水平会有所提升,这会减少面对问题的恐惧感,也会增加更多可以正向面对的力量!
首次晤谈就对来访者的优点和爱好好奇,会更容易获得来访者的好感,更容易建立咨访关系。
不过面对一些非自愿来访者,可能会遭遇敌对的情况,这个时候咨询师要有觉察,不被来访者带走。
充分的赞美是必要的,文章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印象非常深刻,说一位学生今日打人,大家都来教训他,十日后这位学生又打人,大家也会再次找他来辅导,可这十天中,没有打人的情况大家都是如何反应和处理的呢?都是没有反应的。这没有打人的天数里算不算一种进步?所谓充分的赞美就是“平等的”看待来访者的所有努力和优势。
对这种说法很触动,一般我们都是对好的部分能够赞美,看来我们并没有完全的看到对方,还差那部分没有更糟糕的努力!
赞美的三个方向:
1.直接赞美
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比较多的赞美,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赞美要以事实为根据,真诚为准则,不然就成了正向强暴了,会让人不舒服。
2.自我赞美
一般都是以“你是如何做到的?”开启,让来访者去总结自己的能力,有助于下一步的行动
3.间接赞美
用来访者看重的人来间接赞美来访者,人际关系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一赞美又能给来访者带着不一样的力量!
不过赞美也是有原则的,为了更好的使用好这一工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符合事实且不浮夸
2.非未来期待式的表达
赞美是针对来访者已经具备的优势,而未来的期待带有一种现在还不够好的感觉,会给人以压力。
3.正向词汇的文化思考
4.配合彼此的情绪脉络
赞美的同时也要关注来访者的情绪,如果来访者处于负向情绪中,可能对赞美会有反感,情绪也要跟随来访者,有时,也不必硬赞美。
5.合于心理健康,法律与伦理的规范
赞美也是有界线的,不要让来访者强化了“加害者”或“受害者”的角色。
12月13日 第8次咨询约练(咨询师):
轻松的开场打开咨询,来访者说近期有点混乱,通过提问确认目标,感觉这个目标可以在具体问一问,再往下深挖一下。
然后就像太极图,不断地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白的部分,其实内心有看到这些优势,似乎也不足以达成目标的想法,不过来访者表示对自己的满意度有所提升,清楚了自己的优势似乎对目标也会清晰。
中间有两次相对长的停顿时间,有点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入手来问了。
这部分还得继续学习和练习,还有回应部分似乎有点多,下次可减少些~
杨帆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建议,特别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