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

作者: 雨夜沐瑶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11:43 被阅读0次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摘抄到叶圣陶先生写《 在西安看戏》这一篇散文,油然而生几分对童年记忆,从小土生土长在关中, 自然也会对秦腔的唱调也有耳濡目染。隐约记得,儿时与姥姥守着星空下整整齐齐的坐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每逢农历四月份是全村祭伺庙会的日子。逢日,村委会都会热热闹闹外请秦腔剧团来演出几场,戏台的搭建也十分简单,长方形钢架结构,披上各种剧团独特幕布,有的写着西北秦腔剧团,有的写着某某民间秦腔艺术剧团……无论剧团的名气大小,只要一开场,台下必做的满满的,小时候跟着姥姥听秦腔就单纯为了“看戏”,台上的戏子一出场,只觉的那声音高亢嘹亮,刺耳的二胡声和时不时敲鼓声就剩下那么伊伊呀呀的,越顿越高,越顿越高完全不知道唱些什么,也弄不明白什么枚幕来,圆睁着眼囫囵吞枣般的看着一幕幕戏子抹着厚厚的妆容与服饰,头戴凤冠,身披玉霞是公主的角色,一袭白纱青衣自然是书生的化身,舞台上忽立一阵阵急促打锣起鼓声,斑斓的灯光交汇在舞台中央,那便知是出场杀敌将军即将登场……。直到长大以后才明白三秦大地,八百里秦川,秦腔也称为“棒子腔”,有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角色自成一家,生旦净丑,各有千秋,有人赞美秦腔是“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若是遇上有天分又有训练达到极致纯熟的演员,他们能从心所欲,拿捏自如地恰当表演剧中角色的感情。就拿《拾玉镯》中小姐来说,调皮而又囊中羞涩捡镯子段子,一双弯似月牙的黑眉大眼咕噜噜地来回转动着,双脚像轻飘如风的叶子在地上挪动着,手中的帕子半遮着面,半扯在另一只手中不停地打着小圈,头戴着凤霞珍珠随着她一撇嘴,一投足微微摇摆着,此间虽没有唱词,但她那种传统文化中小姐扭扭捏捏,三起三落拾起玉镯的演绎着,本想关门再也不见玉镯,但是最后还是因为舍不得而回头。她两只手搓着自己的衣角,着急,羞涩,好奇的神态含着一番味道,领略那味道是一种愉快,一种享受,直到现在的我一想到她的唱调,一声低吟浅唱,一声峰回路转,那一转之后又像游丝袅袅而上,而后又婉转悠扬地喷出来却嘎然止住,这种巧妙的唱功听起来舒适又恰到好处,不由地感叹因生热爱才会又“优秀”者的诞生。     

  蓦然回首儿时记忆充满快乐,看到唱戏也自然而然想起姥姥,想起每年农历4月,那个阳春三月后,杨柳拂袖小池边,陪着我一起看戏的姥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zf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