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的聚会一波又一波,不同圈子的朋友,基本上利用这几天都约出来聚了一下,太难得,有些朋友每年只有在这个时间会见一次面。幸好现在微信很方便,平时交流倒不少,见面依然很熟悉。
大家见面总是少不了互相寒暄,问问这一年来的变化,在聊到投资理财时,也是很有共性的,大家都会谈到这两年计划置业房产或者升级已有房子的思路。说到房子,肯定离不开房价,大家都在唏嘘,感觉没有房子在降价,但也都明白在手里的房产也不可能一直都升价。
首先房价是个数字概念,在我们国内,目前也不存一个统一的房价,在我们所居住的沿海城市以及非常熟悉的北上广深几个一线城市,房价一路高歌,现在随便一套房基本首付都在百八十万,随便一套已有物业都是几百万的资产了,可是看看老家或者其他的三四线城市,比如我们长春,很多地区的房子价格就在波动中走低,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朋友三年前在张家口买了第二套房,当时是冲着冬奥会经济的噱头去买未来增值,遗憾的是三年过去了,这个并没有让那一片房产得到增值,因为噱头背后的政策和配套产业等都没有,这一套房对她来说属于套在那里了。所以说,房价首先关联的是土地价值,并不是房子本身,而土地是否增值,取决于产业的规划和发展。
另一方面,大家互相了解一下基本可以得出一个共识,目前大部分城市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了,在一二线城市里,可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在租房,而这些年轻人现在想靠自己工作的收入去买房,说实在的,那基本上不太可能了,基本工作三年内可以在大城市买房的,多数都是靠父母提供的首付支援。所以这几年很多公司的福利倾向于提供租房政策,入职三年内可以比较优惠的房租在公司提供的配套公寓楼里,这样降低一些年轻人租房的成本,同时给大家一个置业的缓冲期。同时,社会上针对年轻人的合租房公寓市场也是蓬勃房展,很多公寓楼的运营思路转向了让出租房拥有自住房的感觉,得到很多年轻人的热捧。但是无论怎么解决眼下的问题,真的要买房,对年轻人来说都是艰辛的。
对我们这些中年人,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和积累,基本上手里都有几套房的人,这时候看待房价,更是不能客观了,基本上没有人希望房价降,实打实的屁股决定观点。因为房价降就意味着资产缩水,所以有房的人希望涨,没房的人才希望房价跌。另外还有学区房这些因素。
假如买房是为了自住,还是要先考虑好生活圈的选择,以及配套便捷度的考量,以及未来孩子上学的规划;如果买房为了投资,那可不要用住房的眼光去看附近出行方不方便,要看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的规划,要去看产业可能带来的人口类型,要看房屋市场的租售比。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思路。搞混了,可能就南辕北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