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越来越困惑,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通过语文课要学到什么,具体到日常教学中,语文课该怎么上?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获得了完善的语言和思想的滋养,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真实的语文课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容、主旨、结构、修辞、人物、情节等方面分析文章,侧重于传授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掌握答题技巧,总结答题规律,一篇文章被分析得支离破碎,并且对文章套路化的分析,使本来应该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沉闷、索然无味。
一、句子赏析模式僵化,挠不到痒处。
赏析句子,一般从句意+结构+内容+情感上来分析。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备受青睐,不管是语文课上还是考试的试卷中,这些句子都是香饽饽。它的答题规律更容易被总结,按修辞手法的作用分:(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3)内容和情感常用语言表现了。。。突(写)出了。。。强调了。。。抒发了。。。赞美了。。。表达了。。。增强了。。
比如《怀念一种声音》中划线句: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
问题:该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用了比喻修辞,把落在小青瓦上和玻璃瓦上的雨点发出的声音比作在玉盘里乱跳的珠玑和琴声中的高音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雨点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美妙感受。
这样的答案很标准,挑不出毛病,但总感觉味道不对,言在此而意在彼,踩不到点上,挠不到痒处,这句话好在哪里,雨点什么特点,完全摸不着头脑,思维模式化,更别提发散思维和创造力了。
鲁迅的《秋夜》里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初见这两句话,总觉得是病句,直接说“都是枣树”不就可以了吗,重复啰嗦,让人不可理解。语文课上的解释是:运用反复地修辞手法,不说“两棵都是枣树”更能表现出枣树孤独,渲染了悲凉无奈的气氛,借此烘托出枣树“顽强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精神。这种深度挖掘,学生并不能体会其中涵义,只能死记硬背。直到有一天看到台湾小说家张大春的说法:如果将鲁迅的原句改为“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或者“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读者无法体会到那种站在后园里缓慢转移目光,电影画面般地逐一审视两株枣树的况味。那一瞬间,心底犹如蒙尘的玻璃被擦拭干净,通透澄澈,一下子就悟出了这两句的妙处。
那首有名的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百度上的解释是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这样的解释不足以使人信服,雪怎样的形神跃然,没有解释清楚,说这首诗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和说一个方圆百里的美女“漂亮、养眼、可人”如出一辙,说了等于没说,并且“贴切、生动、传神”这些词用在哪首诗里都合适。舒明月老师在谈写作时提到这首打油诗是这样解释的:作者以无厘头的方式凑出前三句,一路铺垫,第四句会怎样呢,当读者还执着于颜色时,作者突然切换了一个角度不说颜色,该说体型了,一句“白狗身上肿”,到最后出其不意抛出一个不同的包袱来,细想之下又合情合理,令人哑言失笑,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一直觉得这首诗有趣,原来它有趣在语意出奇。
一、中心思想归纳,思维固化
当代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批判现在的语文课成为思想专制的场所,“学《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学生的心灵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说得我是冷汗直流,语文课上,常见的问题是: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一旦出现这个问题,也标志着这篇课文的讲解要结束了。写人的文章,一般是表达出什么情感,赞颂了什么优秀品质和精神;写花草树木的文章,最直接的是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深度挖掘到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这一主题,比如《那树》《地下森林断想》;写动物的文章,表达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还有关爱动物,同情弱小等主题,如《鸟》《猫》等课文。这样的课文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烦,提不起兴趣,更别提鉴赏文学作品了。
沈从文的《边城》里,有一段对狗的描写,最精彩的一段是这样的:
黄狗坐在船头,每当船拢岸时必先跳上岸边去衔绳头,引起每个过渡人的兴味。有些过渡乡下人也携了狗上城,照例如俗话说的,“狗离不得屋”,一离了自己的家,即或傍着主人,也变得非常老实了。到过渡时,翠翠的狗必走过去嗅嗅,从翠翠方面讨取了一个眼色,似乎明白翠翠的意思,就不敢有什么举动。直到上岸后,把拉绳子的事情作完,眼见到那只陌生的狗上小山去了,也必跟着追去。或者向狗主人轻轻吠着,或者逐着那陌生的狗,必得翠翠带点儿嗔恼的嚷着:“狗,狗,你狂什么?还有事情做,你就跑呀!”于是这黄狗赶快跑回船上来,且依然满船闻嗅不已。翠翠说:“这算什么轻狂举动!跟谁学得的!还不好好蹲到那边去!”狗俨然极其懂事,便即刻到它自己原来地方去,只间或又象想起什么似的,轻轻的吠几声。
语文课文总结这段话肯定会赞美狗的听话懂事,对主人的忠诚。评论家李健吾赞叹《边城》:“一切准乎自然,而我们明白,在这种自然的气势之下,藏着一个艺术家的心力。”这一段写狗的文字,朴实无华,并未使用多少浓墨重彩的语言,也未使用大量修辞手法来描摹狗的声音、容貌、神态,就是本本分分地为现实制作拓本,并且拓得纤毫不差、浓淡相宜,养过狗的人,会心一笑,心领神会,狗的声音、容貌、神态仿佛就出现在眼前。为现实制作拓本,这段文字写狗的文字一下子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类似的还有汪曾祺一篇文章《鸡毛》,里面对鸡的描写也是为现实制作拓本:
每天一早,文嫂打开鸡窝门,这些鸡就急急忙忙,迫不及待地奔出来,散到草丛中去,不停地啄食。有时又抬起头来,把一个小脑袋很有节奏地转来转去,顾盼自若,——鸡转头不是一下子转过来,都是一顿一顿地那么转动。到觉得肚子里那个蛋快要坠下时,就赶紧跑回来,红着脸把一个蛋下在鸡窝里。随即得意非凡地高唱起来:“郭格答!郭格答!”文嫂或她的女儿伸手到鸡窝里取出一颗热烘烘的蛋,顺手赏了母鸡一块土坷垃:“去去去!先生要用功,莫吵!”这鸡婆子就只好咕咕地叫着,很不平地走到草丛里去了。到了傍晚,文嫂抓了一把碎米,一面撒着,一面“咕咕”叫着,这些母鸡就都即即足足地回来了。它们把碎米啄尽,就鱼贯进入鸡窝。进窝时还故意把脑袋低一低,把尾巴向下耷拉一下,以示雍容文雅,很有鸡教。鸡窝门有一道小坎,这些鸡还都一定两脚并齐,站在门坎上,然后向前一跳。这种礼节,其实大可不必。进窝以后,咕咕囔囔一会,就寂然了。
看这些大家写文状物,无一不是细致地观察生活,真实地描摹眼前所看到的,我们也要求学生要留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却不知道具体要怎么操作,怎样观察生活,并且平时过分强调比喻等修辞的作用,学生作文的画风经常是这样的:
发令枪一响,他们像狼狗一样蹿了出去。
妈妈的头发又多又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二、过分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忽略对文本的赏析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那些比诗还美的文章,只有中文能这样吧!》,里面有这些文段:
吴均丨与朱元思书
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郦道元丨水经注
北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柳宗元丨小石潭记
唐代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范仲淹丨岳阳楼记
北宋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苏轼丨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张岱丨湖心亭看雪
明代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袁宏道丨满井游记
清代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都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节选啊,细细品读之下,确实美不可言,一幅幅山水小品,清新淡雅,沁人心脾。但讲课的过程中丝毫没体会到美啊,把课文的重心全放在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中心思想上去了,还基本都体现了作者苦闷抑郁的心情,寄情山水,表达不满的情绪,学生也被背诵全文背课下注释折磨得死去活来,谁都无暇顾及文字本身的美!好比一个美人,我们本来应该欣赏她整体的风姿和神韵,现在却把她身体的各个部位当作器官来研究,美感何存啊!
《红楼梦》里《香菱学诗》有对王维《塞上》这首诗的描绘,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这“直”和“圆”二字,妙在何处,大文学家曹雪芹也没做过多解释,点到为止。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重中之重,给出的解释详尽全面,唯恐遗漏。这两句诗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解释是解释透了,可诗的意境和韵味没了,这种“过度解释”使学生以后即使亲眼见到了这样的大漠风光,也很难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更别提领略它的美了。
语文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讲出来的,学习语文,唯一的渠道就是多读书,你见不到一个先天很有语言天赋的人,后天不读书不练习,能写出一流的高水平的作品,即使读书,你也看不到一个只读琼瑶的人能写出鲁迅的水平,只读王朔的人能写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度。一年连一本书也读不到,希望通过三天半个月集中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基本属于做梦,有人说能做到,除了想骗你的钱,没有任何目的!
学习上没有任何捷径,你想走的任何捷径到最后发现都是弯路。最后一位国学大师季羡林,掌握十二门外语,别人询问他学习外语的技巧,季老说要聪明人用笨办法,如果聪明人用聪明办法学外语则基础不劳,笨人用笨办法则可以学会外语,笨人用聪明办法学外语就完蛋啦,学好外语最好是聪明人用笨办法!换做任何一门学问都是如此,聪明人用笨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