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5个方法打造你身边的沟通无错区
你好!欢迎来到《樊登:可复制的沟通力》,我是课程小助手。
上期内容学习了提出启发式问题的3个手段,一问目标,二问现状,三问方法。本期内容重点讲述打造我们身边沟通无错区的方法,有请樊登老师开讲。
最后一个是一个叫做感召性的秘籍。就是我希望我们大家的身边成为无错区。什么叫无错区?我最早在看到无错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也有点奇怪,我说“难道生活中不能够犯错吗?难道别人不能够这个做错事,我还不能批评吗?”对吧?但是你要真的理解什么叫无错区的话,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挺挺了不起的一个想法。
就是打造无错区,最重要的一个心得,是我们要把冲突视为要解决的问题。就当我们在生活中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首先习惯性的评判第一个事儿,就是谁对谁错?这事怪我,还是怪你?但往往你会发现,真实的世界当中,双方可能都不怪。就是你也没有什么问题,对方也是合理的要求。但是因为产生了冲突,只是大家的利益诉求不一样,或者大家出发点不同,或者大家想要达成共同的需求的那个路径是不一样,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那如果以后我们再遇到冲突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谁对谁错,我们周围没有对错,那你应该怎么反应呢?
就是我们要想到这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要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处理冲突的正确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它叫做无错区的原因,不是说生活中总是一帆风顺,没有错误。而是所有的错误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要去责怪谁。
然后确信你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比如说这个妈妈觉得孩子打篮球不好好上学,觉得很焦虑。妈妈的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呢?知道吧?“你是不会满足我的。”对,就是因为匮乏型的心态。你讲到这儿,你才会发现,我们最早在刚刚开始所学习的那个富足型心态和匮乏型的心态有多么的重要。就是富足型心态的人会觉得tomorrow is another day,对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又可以重新开始,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办法,这个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凡事到最后一定是好的结局,如果还没有好的结局,是因为还没有到最后。对吧?这是当你有一个富足心态的时候,你会觉得这很容易理解。这很正常。但是我们生活中有时候忍不住就想发脾气,就想有愤怒,还记得我们最早讲的吗?愤怒的底层是什么?愤怒的底层是恐惧,对吧?现在你全部理解了。恐惧是因为什么恐惧呢?因为你觉得你这个需求一定得不到满足,你觉得这个需求根本就做不到。
很多人创业其实是为了吃苦,因为他本身就不相信创业这件事是能够那么轻松达成的,不相信他是能够得到满足的。所以我们说第二条很重要的提示,确信你的需要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接受更新的更有创意的办法。这是我们说第二个打造无错区的方法。
第三个就是相信需要可以引出解决方案。
这个话怎么理解呢?你要相信你们双方的需要,自己会带来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最终是要靠需要来解决问题。你比如说一个父亲和一个叛逆的孩子打了一辈子的架,打到30多岁,孩子生了孙子,关系变好了,为什么?因为需要终于碰在一起了。就是那个需要引出了解决方案。就是父亲和孩子之所以最终能够和解,是因为父亲的需要其实是对孩子好。孩子的需要是对父亲好。但是因为之前我们不相信需要这件事,我们相信更多的是手段,是方法,是你听我的,还是我听你的,所以引出一大堆的麻烦。但是到最后有了孙子以后,大家发现说,其实大家需要一样,都是希望孙子更好。没矛盾。
这就是我们说,你要相信你的需要,最终可以给你带来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在所有谈话的时候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表象背后的需要上。就这个人内心当中到底需要什么东西。
我遇到过一个合作伙伴,就是他,他经常这个找事,经常会挑毛病,经常会怎么怎么样,后来我就感觉到我说他是缺乏肯定和安全感,所以我就去满足他的这个需要,我能够理解到,他做出这么多的东西是为了能够表达它的重要性,所以肯定他的重要性,他就没有那么大脾气。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解决方案的来源是来自于对于需要的洞察。如果我们对需要没有洞察,你的解决方案往往是错的。他说“我建议你可以怎么样,我认为你可以怎么样。”这是不行的。
然后用合作和连结来化解冲突。冲突一定会有,一定会有表面上的冲突,方法上的冲突,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这时候需要靠合作和连结。连结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时刻让他感受到你关心他。你关注了他的感受,关注了她的需求,对吧?你跟他是一体的。对有效的方法庆祝,对无效的方法学习。
没有一个现实生活当中的案例,能够像我们在课堂上那么轻松愉快的就解决了,对吧?这是一定的。生活当中可能会有更加盘根错节的问题在。那这时候我们遇到了挫折的时候,不要谴责自己。很多人遇到挫折就想谴责别人,谴责不了自己,就谴责这个课程,对吧?谴责樊老师,说这都没用,这学了不管用。因为我们习惯从小养成的习惯,是如果做了错事怎么样?就一定得有人承担责任,如果做了错事,就一定得有人承担责任哪!那怎么承担责任,我得惩罚他呀。所以要么就惩罚我自己,说“我真没用,我不行,别人学的都能做得好,我为什么学的做不好,我肯定是笨吧。”你看我们在心里边非常自然的就开始谴责自己,自己设定很多的标签,实际上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然后要么就是谴责别人,说“没用、无效、骗人的,这都是心灵鸡汤。”对吧?好多人读完一本书觉得无效都会骂那本书的作者呢。你在网上看任何一个帖子,后边都是跟着一大堆骂人的话,都是跟着一大堆负面的情绪。原因就是他会把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一点点挫折,都要投射在社会当中去找一个承担责任的人,对吧?是因为这些人坏啊,是因为这些人不爱国,因为他穿了什么样的衣服。总之他要找到发泄的对象,因为我们习惯了遇到错误就一定要找一个对象来承担责任。
所以我们强调说无错,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对和错,没有所谓的对和错。就是佛教讲的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我们过去说什么是不二法门,就是做人不要太二嘛。一个人做人很二的话,他会认为说这个世界只有成功和失败。你看很二,这只有对和错,只有有用和没用,只有成功,或者是这个被人欺负。你看你的总是二元对立。这时候你发现你只有2选1,最后就是承担大量的压力和痛苦。不二法门是你如一的存在,什么叫如一的存在?就是你时时刻刻此刻当下所在的这个状态,就是你人生本有的唯一可能的状态。
相信吗?你不相信,你说“那我万一没上这个课,我不就不在这吗?”对吧?但是你上了这个课呀,活该。对吧?所以你很难去假设自己万一没有,你的缘分就决定了你此刻就是在这。所以你非暴力沟通这个东西,你往深的去研究,实际上跟最后我们东方人所讲的儒教和佛教的观念是非常接近,就是他要完全的接纳,完全的接纳你此刻当下的状态,哪怕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他在做一些坏事,王阳明也要提醒你说,良知还在,一个贼也有良知,对吧?因为一个贼你骂他是贼,他也不高兴。假如他没有良知的话,你说“贼!”那他应该很开心,对吧?我是贼很好,他就会不高兴。就是良知还在。
所以我们要理解到说,回家以后,如果我们做到了有效的方法,一定要庆祝,给自己一个正面的礼物,给自己一个正面的反馈,说“好棒,你看我今天学会了这个以后就管用了。对吧?我对付我女儿都管用了,我对付谁管用了。”这时候你会有庆祝的这种心情。然后如果遇到了无效的方法,你要反思,你要想说“唉这个案例没做好,为什么?什么原因?哪做的不对?哪有问题,那么下次我再调整?怎么做?”
这个就是,这个老子在道德经里边讲的那句话,叫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是师资力量,咱们过去老讲师资力量就这么来的。就是,好人善人是不好的人的老师;不好的人,是好人的资粮。为什么需要资粮呢?就你不看到这些坏人,你怎么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坏?你才能够反省自己,说“我看到他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引起这么多矛盾,那我自己不要这样做。”对吧?这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所以你会从进步当中学习,也可以从退步当中学习。
人生无时无处都在学习,这就跟我们讲了终身成长是一个套系。就你就知道说终身成长其实无处不在。
OK那最后我们说用13世纪的一个波斯哲学家兼诗人鲁米的一个说法,他说将这个地方描述为超越了对错的田野。有很多人非常会说话,你看比如说诗意的栖居,你看多好,我们希望能够诗意地栖居。鲁米所说的这个是我们要找到一块超越了对错的田野。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让我们的家,或者让我们的公司,让我们的团队、让我们的组织成为一个超越了对与错的田野。
我们大家努力的都在做建设性的事,而不是在不断的评判对还是错,这事到底怪谁?谁应该承担责任?这就是我们第七个法门。
本期课程听完了。只有把冲突看做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打造我们身边的沟通无错区。强调无错,是因为沟通中,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只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变换不同的思维、尝试不同的方案,洞察行为背后的需求,总会找到解决冲突的路径。到本期课程为止,就把个人沟通的技巧、方法和工具全部讲完了,请你花时间从模块三到模块六做一次复盘。下期课程进入模块七的团队沟通领域,先从会议沟通开始,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