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佛说心理学

佛说心理学

作者: 苏幕延 | 来源:发表于2016-10-16 20:34 被阅读212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这是教科书的定义,我不喜欢,太没诗意。我一直认为心理学就是一种哲学,是牵扯着我们活着的最基础的东西。

莲花生大士:

即使大家所谓的“心”普受尊敬和讨论,他还是不曾被了解,或是被误解,或一知半解。

因为心不曾被正确了解,如同它自己不了解自己一般,所以产生了不可胜数的哲学观念和主张。更有甚者,因为不了解不认识自己的自性,所以持续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经验痛苦。

佛教认为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产生苦乐,创造生死。早很多年,我们以为心有很多功能,现在文明告诉我们这些功能全在于脑。而心,我们最熟知的功能,就是提供输送血液的动力。很显然,这里说的当然不是生理意义上的心。

现在我们依旧谈心,看似进步,其实所谈的不过一些思想和情绪而已,包括学者们和很多心理学专家,探讨心研究心,看到的也只是心的投射。

佛说:心是所有投影升起的地方,却不曾有人真正到过。

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哲学上争了很多年。你觉得现有文明有解释了么?你是否有过科学无法解释的经验?

我们把生命造成黑暗狭小的笼子,却又把它当成整个宇宙。我们被关在这个笼子里,总以固有的三观去探视世事,像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心有很多层面。

第一是凡夫心。凡夫心是会思考、谋划、欲求的心,是会制造和沉溺于负面情绪与思想的心。它不停地改变,像风口的烛火,始终受制于外在影响、习性和境遇。

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的“日常心”。

天地孕育万物,千姿百态,凡夫心区别你我,有分别有相对,有执着有拒绝,看众生谓百相。

叔本华说:我即他人,人皆众生。当看你看我皆是生命,看山看水皆有灵性,即开始超脱凡夫心,见到百相之后的本性,那是万事万物的本质,谓“众生无相”。

那便是心的第二层,心的本性。其实它就隐在日常心之中,被瞬息变化的心念和情绪蒙蔽。

心的本性是纯净原始的觉知,称得上当下明智、清晰、辉煌和觉照的本觉。也可以说是知识本身的知识。(有木有一点像“元认知”的概念?)

历史上的圣人和神秘家,用不同的名词来修饰他们的开悟境界,也给予了不同的面目和诠释,但其实,他们都是在经验根本的心性。基督和犹太称其为“上帝”,印度教成为“湿婆”“婆罗门”等,佛教徒称之为“佛性”。所有宗教的核心,都有一个基本的真理。而他们的教义,就是让我们用这一生,去体悟和演化这个真理。

我们提到佛祖,会想到乔达太子·摩悉达多太子,他证悟之后,传示数百万人以精神修持之道。佛陀是根除痛苦和挫折的人,他发现了恒常不死的快乐和祥和。但在这个老人跌倒都要思考扶不扶的时代,这种境界像是幻想与梦境一般无法企及。我们似乎忘记,佛陀也只是一个人,与你我无异。任何人只要从愚痴中觉悟,并打开他的广大智慧宝藏,都可成佛陀。每个人都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

可惜,当佛陀证悟后,他最想要做的是现实每个人都有心性,要大家完全分享他的体悟。遗憾的是,尽管他无限慈悲,我们还是很难证悟。

我们心的本性被凡夫心包裹得密不透风。把自己装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却以为自己跟外界完全连接。

也无需失望。佛性总是圆满具足的。诸佛的智慧不能让我们的佛性更圆来混乱的生活也无法污染我们的佛性。佛性像我们头顶的天空,有时候乌云密布,但我们知道,乌云之上,有无垠的蓝空。

我们必须牢记:云不是天空,也不“属于”天空。它们只是悬挂在那儿,以稍带滑过和无所归属的模样经过,从来不曾弄脏天空或在天空画下任何记号。

佛性就在天空般的心性中,全然开放,自由和无边无际。

我们能够感受和看到藏族人对于佛性的追求,他们几乎投注全部心力追求证悟。而现代文明对此毫无认识,作家和知识分子机会不曾写过;当代哲学家不直接谈心性;大部分科学家则全然否认心性存在的可能。大众文化中,心性毫无立足之地。我们受到的教告诉我们:出了身体所能认知的世界,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可是,有时候我们还是会瞥见心性啊。可能在欣赏一首优美的曲子或徜徉在宁静清澈的大自然时,在品尝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在我们看雪花翩翩飘下,看太阳从山后缓缓升起,看到一束光线神秘缥缈地投进屋内……你是否曾体验到光明、安详、喜悦,有那么一刻时间似乎停止,你什么都不需要内心却无比富足,那就是心性的显现,它曾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奇妙得令人终生难忘。

相关文章

  • 佛说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这是教科书的定义,我不喜欢,太没诗意。我一直认为心理学就是一...

  • 随笔

    常听人说:“只要心中有佛,佛就在身边”。也就说你是怎样的人,就会遇见怎样的世界。 这正是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夸张点...

  • 佛说

    佛说万事皆有因果, 今生相逢就是故事。 恩怨情仇伴随今生, 梁祝爱情相传人间。

  • 佛说

    赫赫华夏,上下几千年,诸种思想,各类主义,三教九流,传之其藩,承之其众矣! 自唐以来,佛教甚行,迄今无间哉...

  • 说佛

    放着那清幽的冥想曲 说着那素食与放生 她向我说佛 说着那今生与前世 说着那相欠与轮回 她向我说佛

  • 佛说

    佛说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 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那么 你和我 在漫漫的岁月长河 是如何把彻骨的思念 凝结成无边的...

  • 佛说

    佛说缘分,皆为虚幻。 我问佛:为什么我佛宣称普度众生,但众生却总是在患得患失中大喜大悲?我佛如何不去解脱他们?佛微...

  • 佛说。

    佛坐须弥顶,内视心动,曰:禅光,无惘,心恒,意莲,残收,成节释道。 时,现大光明慧顶,法轮璎珞,仙音飘渺,氤氲激荡...

  • 佛说

    佛说不可云爱恨喜悲皆是虚妄因果菩提而众生如你我自然也悟不透这世间的端倪

  • 佛说

    与你无缘的人, 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 与你有缘的人, 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请相信, 世间所有相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说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ha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