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作者: 野渡无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1:46 被阅读54次
    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重现贝多芬》是无意间在网上搜到的,电影完成于2006年,是一部带有传记色彩的影片。出于对乐圣的膜拜,我用电脑欣赏完之后,很有一些感触。

    对于音乐,我纯粹就是个门外汉,但这并不影响我对音乐的天然的亲近和喜欢。《诗经》里就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很年轻的时候,大街小巷曾经一度很流行吉他,学弹吉他成为那个时候年轻人的时尚。而能够弹得一手好吉他也自然会被众星捧月,音乐和旋律的美妙是与生俱来的,而音乐仿佛就是遗落凡间的上天的密码,有着不同寻常的力量。

    回到电影,从电影的片名很容易猜到这部片子可能的大致内容,确实它就是贝多芬的传记,但它只是选择了一个时段,故事只从1824年开始。即使是像贝多芬这样一个人生的经历很丰富很精彩的人物,1824年依然是具有特殊的意义。

    1824年,《第九交响曲》临近尾声,即将公演。而此时的贝多芬,生命也所剩无多。就像和时间赛跑,贝多芬决意要用一部崭新的前所未有的辉煌作品为他的音乐做一个总结。电影就由此展开……

    年轻的音乐学院的女学生安娜.霍茨乘坐马车赶往维也纳贝多芬的寓所,去探望病危中的贝多芬。马车在乡村的土路上疾驰,安娜心神不宁的望着窗外……散步的男人,田间劳作的农民,背着包袱满脸忧愁的行路人,拉小提琴的少年,蓬头垢面的孩子,马车里怀抱着哭泣的婴儿的妇女,还有冒着青烟的砖窑,小山一样隆起的麦垛,粗犷而富有生命力的原野,被风吹到半空飞旋的帽子……典型的欧洲十九世纪乡村场景。一幅幅快速变换的场景像色调沉重阴郁的油画,而伴随着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景象的是贝多芬的B大调大赋格曲。狂野的旋律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狂奔,又仿佛是人们在和命运做着无休无止的纠缠……这是一首连安娜都一度没法理解的乐曲,但在此刻狂暴的旋律再次响起,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刻,安娜的心中被打开了一扇门,曾经的隔膜感已经没有了,它和眼前的一切竟然如此贴切!安娜终于在贝多芬临终前赶到,陈旧颓败的老楼了无生机,就像被死亡的阴影紧紧笼罩着的贝多芬。安娜快步来到病床前握着贝多芬的手,贝多芬艰难地睁开了眼睛,喃喃自语着:“我一直在等着你……”。而安娜泣不成声地说:“大师,我听到了那首大赋格曲,就和您说的一样!”。

    镜头转回到安娜第一次见到贝多芬的时候,在抄谱员施莱蒙的家中,衣着邋遢头发蓬乱的贝多芬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样闯进了施莱蒙的家里,使劲儿敲打着屋里的东西,大声地咒骂着施莱蒙:“……我要毁了你!”。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而贝多芬刚一出现就完全颠覆了安娜心目中音乐家的形象,活脱脱就是一个混迹于市井的莽汉子,哪里有什么艺术家该有的样子和风度!

    与贝多芬的粗鲁形象恰好相反的是形象端庄举止优雅的安娜,典型的淑女。反差这么大的两个人演对手戏,性格和理念的冲突与调和,会让剧情的发展留有悬念和张力,这故事一定会有趣,作为观众我也正是这么期待的。可以肯定贝多芬并没有给安娜留下太好的第一印象,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一位姑娘都不会喜欢邋遢和粗鲁的男人,即使他很有才华。但安娜还是决定接替施莱蒙去给贝多芬做乐谱的誊写和校对。贝多芬虽然不讨人喜欢,但他的音乐非常伟大。生活的常识也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在巨大的光环下,一些缺点会被选择性地忽略。不过这也很正常啊,一个判断总是在比较和参照之后的结论。假如一个人满身都是毛病,看不到多少的优点,那这个人只能是个混蛋。要是一个人优点和缺点一样多,我们通常会说他很有个性。而对于那些缺点不小,但优点实在太大的人物,我们都会报以宽容和理解,就像白壁上的一点点瑕疵,它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哟!而贝多芬更不是普通人,人家实在太牛逼!

    人物一出场就很有意思,一个是端庄而腼腆的淑女,而另一方则是不修边幅举止粗鲁的老男人(虽然他是足够伟大的音乐家)。面对贝多芬的粗鲁,安娜显得又窘迫又沉着,而这种克制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家教,更多的还是因为对大名鼎鼎的乐圣的景仰膜拜而不自觉的隐忍。天才那么稀少,你就不能要求天才的大师都风度优雅,都文质彬彬。但即使如此,有个细节让我有些惊讶了。面对大发议论越来越凑近的贝多芬,安娜有些局促地别过头去,但贝多芬却用直接用手把安娜的脸又搬过来,“说话的时候必须要面对我!”……这简直太过分了!看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同样让我惊讶的是安娜并没有太反抗,而是很配合。这不由让我想到一句俗话:“女人是需要被征服的!”。确实,就我的经验看,假如一个女人真的对你没兴趣,你越是低三下气巴结讨好,她反而越是鄙视你,当然了,你也得有那个分量!……扯远了,哈哈……

    有一句话经常被引用:“细节决定一切!”,电影一开始,它的细节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比如安娜来到贝多芬的寓所,给他开门的英俊帅气的门童不卑不亢的神态;又比如街道上陈旧的但铺得很整齐很讲究的地砖;体量庞大的各色建筑虽然显得老旧灰暗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威严和气势……几百年的帝国虽然已是日薄西山,但骨子里的那份骄傲还在。

    还有个桥段很有意思,有些昏暗的小酒馆里烛火摇曳,风骚的胖女人玛格达周旋在几个男人之间打情骂俏;已经有些醉眼惺忪贝多芬和粗壮的鲁迪死劲儿掰着手腕,还一本正经地讨论最新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以及刚刚结识年轻女人安娜……小酒馆简陋却很有人间烟火气,也让我想到很多年以前类似的场景——几个大老爷们坐在草滩上喝酒吃肉,录音机里放着滥俗的歌曲,瞄着一旁走过的女人不怀好意地肆意笑着……那样的惬意即便是时光倒流岂可再得!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就想,导演安排这个情节的用意。是要表达贝多芬的平民意识吗?是要说明那个时候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其实社会地位也并不高,也很难被权贵云集的上流社会所认可吗?以我粗略的了解,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可以称之为艺术的黄金时代。不仅仅是在这个时期欧洲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而且那个时代整个上流社会对艺术和艺术家也有一种尊重和扶持的倾向。尤其是一些生活优渥又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女性,更是艺术家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女性和艺术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甚至有一种说法:没有一大批女性读者的支持,就没有大仲马、狄更斯,也没有雨果和肖邦……但是另一方面,能获得上流社会的青睐并不意味着就真的能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比贝多芬更早的莫扎特就是明显的例子,就算名气再大,对艺术家的现实生活的帮助也有限。舒伯特的一首乐曲也不过是只能换来一份牛排而已!又想到如今的大小明星们出则保镖环伺,出场费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真有一种白头宫女话玄宗的感慨。

    从小酒馆出来的贝多芬已经喝得醉醺醺,步履蹒跚,这样一个粗糙的男人,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却又不失细腻和温情,还没忘了答应安娜的鲑鱼。也没忘了帮安娜叫马车,还付了车钱。其实也挺绅士的。不过有趣的是,好不容易做了一回绅士的贝多芬也没忘了揶揄了一把安娜,“女人学作曲,就像狗站着走路……”。嗨,谁让他是贝多芬呢?只要一说到音乐,贝多芬就骄傲专横得像一个不可一世的国王,被他嘲笑的安娜也只能默默忍受。假如贝多芬不是作曲家,其实混在街头里巷里和鲁迪、酒保昆斯基并没有太大差别。天纵奇才的贝多芬,粗鲁暴躁的贝多芬,烟火气市井气的贝多芬……这些所有的贝多芬加在一起,才造就了那样恣肆汪洋的大音乐!

    接下来镜头转回到安娜身上。安娜回到修道院,通过她和姑妈的对话交代了安娜的大致身世,原本应该是大家闺秀,但天性中叛逆的性格让她迷上了那个年代对于女性来说不可思议的音乐和作曲,还让她躲过修道院的清规戒律和姑妈的监视,去和男友马丁夜里私会……人物性格足够丰富了,腼腆羞怯的安娜、沉着有静气的安娜、安静淑女般的安娜、活泼叛逆的安娜……她在烛光誊写着乐谱,脸上泛着圣洁高贵的美……其实在西方的艺术家的心里,往往有一种很深的情结。古希腊神话里的缪斯三女神就是美丽的女性;但丁在不朽的诗篇《神曲》中,他的初恋情人贝雅德丽齐成为他进入天堂的引领着。歌德说的更明白:“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上升……”。那么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是不是也有意识地加入了这么一个类似的角色,在贝多芬坎坷不幸的生活中,安娜将是他最后的慰籍和最大的支持……

    随着《第九交响曲》的完成,正式的盛大演出在即,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出于对自己作品的偏爱,或者是一个自负的艺术家的执拗,贝多芬坚持必须亲自指挥乐队演出。音乐是听觉的盛宴,对于一个听力严重受损的人,再美妙的音乐都是没有意义的。当然了,贝多芬是音乐家,它的心里充满了各种的旋律,他可以陶醉在自己内心的音乐世界中,他自然也可以用乐谱把它们呈现出来,但就是不能再去指挥了。

    从二十多岁开始,耳疾就一直困扰着贝多芬,经过很多次的治疗始终未能痊愈,时好时坏,到了晚年基本上就听不到任何声音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什么更严重的打击了。能创作出最美的音乐,但却没法听到它们。仿佛也是一个暗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创造的是一群人,而享受它们的很可能是另一群人……

    贝多芬外出到森林里散步,寻找音乐的灵感。安娜在贝多芬住所的楼梯旁碰到抽着烟的邻居老太太。老太太告诉安娜,贝多芬一大早就出门了,“我正享受着这一刻的安静。”,但是当安娜问老太太为什么不考虑搬家?老太太回答:“我可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邻居,我是第一个能听到他乐曲的人,甚至在首演之前!整个维也纳都羡慕我从1807年就是贝多芬的邻居了。”这个情节让我有些感动,难怪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城”,更羡慕那个时代人们对艺术家的宽容……我只能说,很幸运贝多芬生活在那个年代,而只有那个年代才能催生出群星璀璨的一批艺术大师。

    贝多芬的个性桀骜不驯,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著名传闻:又一次贝多芬正在马路上散布,遇到对面出行的公爵,普通人按规矩和礼仪都要自觉站在路边,垂首静候公爵离开。但贝多芬可不管这一套,他依然大摇大摆迎头走了上去。当然了,人家公爵也没把他怎么着,毕竟彼时的欧洲,王公贵族对于卓越的艺术家还是挺宽厚的,因为他们自己往往就是狂热的“粉丝”,就像佛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电影中有个情节也说明了那个时代整个维也纳的独特的文化气息。有的时候还真是羡慕他们,搁在中国,哪怕是县太爷,怕也是要吃一顿板子的。当然了,我们也的确出不了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

    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太自我,个性太强,又不修边福,就算才华过人,也是很难吸引到女性的,也不难理解贝多芬一直单身了。看过他的传记,知道他绝对不是独身主义者,他曾经也爱过,有过几次比较短暂的恋爱史,一度还是很希望找到一个女人的,有机会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没能成功。要么只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要么两情相悦却为门第所阻。感情上的挫折显然也影响到了贝多芬的精神状态。人们发现一向粗鲁又不修边幅的贝多芬忽然变得衣冠楚楚文质彬彬了,那一定是贝多芬有了心爱的女人,而且正在热恋之中;假如大家所熟悉的不修边幅喜怒无常的贝多芬又回来了,最大的可能是他失恋了……当然并不是说贝多芬就颓废了,因为他还有音乐。 “音乐是上帝的语言,音乐家是最亲近上帝的人。”他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管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他所处的环境的好坏,甚至不管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如何,至少他们都有一颗敏感丰富的内心,对这个或者美好或者荒谬的世界依然存有一份温情和希望。贝多芬爱音乐,也爱世人……

    电影用了不算太小的篇幅表现他和侄子卡尔之间糟糕的关系。贝多芬没有过婚姻,没有自己的子嗣,于是就把侄子卡尔当做亲身儿子一样,很希望也把卡尔培养成音乐家。但这显然受到卡尔的强烈抵触,但贝多芬却视若不见。他之所以这样做。贝多芬这样的艺术家脾气注定了不会是一个好的父亲,他一方面对于卡尔非常溺爱,总是一厢情愿把卡尔想象得很好,甚至是无视卡尔身上的一些明显的恶习;另一方面却又粗暴地干预卡尔对自己职业的选择和对未来生活的安排。卡尔实际上非常痛恨这样的关系,但他因为在经济上需要贝多芬的帮助,又不能公开对抗,只能是假惺惺地虚与委蛇。这种关系其实对彼此都是一种伤害,但贝多芬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这固然和贝多芬的性格有关,也和他自己在生活上感情上的挫折有关,两者相互作用,成了恶性循环……事实上贝多芬后半生的很多麻烦和困扰都和卡尔有关。一厢情愿地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好事”,并且也完全无视对方的感受,这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记得有一本书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它说人生的很多悲剧就是脱离实际地追求一些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结果是你的努力越大,失败得就越惨,代价也就越沉重……让我想到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找准方向才是最重要的,你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又能够做什么?不过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了——是不是首先要了解自己呢?

    盛大的音乐会如期举行了,就像一首乐曲一样,这也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前面的百转千回似乎就是为了这一刻奔流到海的壮阔!维也纳的音乐厅迎来了众多来宾,连公爵大人都莅临现场,音乐会的指挥在贝多芬的坚持下也由他担任指挥,但就在音乐会即将开演的时刻,贝多芬忽然间就没了自信,他预感到这次的指挥也会想排演时的场面一样最后变得一片混乱。他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蜷缩在角落,还是他的朋友和抄谱员施莱蒙想到了一个主意,让安娜伏在贝多芬前面做一个“影子”指挥,他相信熟悉和热爱贝多芬的安娜一定能胜任这个角色。

    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奇特指挥的音乐会就这样开始了,电影足足用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展示这场音乐会,导演分别摘取了四个乐章的精华部分,当然了,最后的高潮必然是合唱团的《欢乐颂》。《第九交响曲》的旋律长时间被完整地展示着,影片用了不少的长镜头来表现这一伟大时刻,没有过多的剪辑,就是很简单的写实风格让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表情专注的观众,陶醉在自己音乐中的贝多芬,他的朋友施莱蒙和鲁迪,连偷偷来观看演出的浪荡子卡尔都被音乐打动得热泪盈眶……

    演出结束了,掌声欢呼声四起,人们把最美好的称赞给了此刻的大师和这部思想深刻情感充沛的伟大乐曲。这个情节基本上是符合真实的历史的。据记载当时演出结束后,狂热的观众席响起了雷鸣般的五次掌声,乃至于不得不动用警察来加以制止。因为按照当时的礼仪习惯,即使是奥匈帝国的皇室亲临也不过是鼓三次掌而已!

    演出结束后,安娜来到贝多芬的住所,贝多芬刚刚洗完澡,光着上身,不过此刻的安娜显然已经习惯和接受了贝多芬的这种样子。兴奋的贝多芬拉着安娜跳舞,又向安娜展示了最新创作的那首有些怪诞的《弦乐四重奏大赋格曲》,让贝多芬略感失望的是安娜此刻并不能够欣赏这首乐曲,不过他要求安娜认真体会这首乐曲。当贝多芬把亲手抄写的《第九交响乐》的演出乐谱送给安娜的时候,尤其是乐谱扉页上题写的那句:“我亲爱的安娜,你是我灵魂的天使,我唯一信任能引领我度过时间洪流的人。”显然,他已经把安娜当成是他的知音和密友了……安娜明显地也被感动到了。但是当安娜拿出自己创作的乐曲的时候,贝多芬的变现却像个完全不东人情世故的喜欢恶作剧的孩子,他用很粗鲁的方式毫不留情地对安娜的作品嘲笑。安娜被深深地伤害了,伤心地夺门而出……回到修道院的安娜痛苦地自言自语,她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一度很自信的音乐天赋。

    看到自己的鲁莽深深伤害了安娜,贝多芬去修道院找安娜道歉,大喊大叫地让安娜出来见他,正在我猜测贝多芬会以怎样的方式求得谅解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让我颇感意外的情节——骄傲得贝多芬向安娜下跪请求原谅,并且为了表示诚意,特意把加注了修改意见的安娜的乐谱给安娜看……这个桥段让我生出来一些莫名的情绪和感动,这是爱吗?或许这是一种爱又超越普通男女之爱的感情,一种我们常人不易理解的高贵的情感……

    重新回到贝多芬身边的安娜和贝多芬一起讨论她的作品,急躁的贝多芬也一反常态细致入微地给安娜分析作品。似乎一切又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但接下来的一幕冲突却让安娜和贝多芬的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在维也纳桥梁设计的展览会上,贝多芬当着公爵和众人的面,把安娜男朋友马丁做好的桥梁模型击得粉碎。愤怒的马丁对安娜说:“你要是不离开贝多芬,我就和你势不两立!”。安娜到贝多芬住所责问,贝多芬只是说他拯救了马丁的灵魂。话不投机,安娜愤然就要离开,但走到门口的安娜,忽然听到贝多芬正弹奏着自己的乐曲,她身不由己地由走了回去,接着贝多芬淡淡几句称赞又让安娜改了主意,甚至也赞同起贝多芬对马丁的评价。我都有些搞不清楚安娜究竟是爱上了贝多芬的音乐还是爱上了他本人。或许这都不重要,有谁能够将贝多芬和他的音乐剥离开吗?其实很多时候不必纠结这些问题,只要是爱,就已足够……当两人四目相对,而安娜的眼神里又羞怯又躲闪的时候,我就坐实了我的这个判断。

    不过生活总是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意外,新的赋格曲并没有得到认可,贝多芬感到自己又被抛弃了,心力交瘁的他也终于倒下了……最后的时刻,病床上的贝多芬向安娜口述完最后的作品。

    电影的最后,有一个春天来了,安娜静静地坐在桌前,桌子上的镜框里是贝多芬的画像,窗外鲜花怒放绿树成荫,还有鸟儿和蜜蜂的鸣叫,忽然《欢乐颂》的合唱声再次响起,安娜起身迎着被朝阳印染的草地走向远方……电影结束了,这是一部贝多芬的传记影片,虽然里面的一些情节和真实的贝多芬有不少出入,甚至有一些杜撰……但看过这部片子,我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因为他让我觉得这世界虽然充满了沧桑和坎坷,但也有很多的买好,值得我们珍惜和爱。

    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命運的漩流中跌宕與狂歡——品味《重现贝多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it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