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祖国是就是最美的大花园。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因着教学这么多年,对文字有了比较多的接触。时间久了,慢慢对一篇篇文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好的文章给人美的享受,启迪我们的智慧。
我庆幸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但也深深感受语文教学的痛苦和无奈。
这几日课余时间辅导孩子们纠正错题,心中感觉甚是无奈,面对错题,孩子一脸茫然,留下改错却不知所以然,我苦口婆心费心讲解,孩子们点点头,显出一副听懂的样子,拿回来一看还是不对,我只能苦笑一声再讲一遍,很赞叹自己现在面对这种状况脾气变得很好,不仅有了耐心,有时还会幽默一下,在我心中尽是理解无奈。我一改往日那种分外眼红,心中生气模样。看着孩子无辜的模样,我真想对他们说一句,改错题这件事老师也觉得挺痛苦的,并非老师想有意为难你呀!
即使听懂了我的讲解,把错题完全顺利地改正完了,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吗?这不是孩子思考的结果,更没有深刻的体会,背一些标准答案,于孩子的生命有多大意义?
一个个聪明伶俐,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天才儿童,在这种正确答案的长期“帮助”下,大脑慢慢地固化了,为了考试取得高分,不得不学习各种套路,真情实感被抑制,偶尔迸发出一星火花,还将面临被KO的危险,少数幸运的符合题意思维的火花,则会被老师们津津乐道,赞不绝口,但也都是过眼云烟而已,时过境迁终会被大家丢在遗忘的角落。
学校本该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不知何时竟扮演了,扼杀孩子思维独立性的刽子手。
一方面我们想培养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考试的现实,想要得高分,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统一标准答案,个性的问题从长计议。因为分数至今还是万众瞩目的璀璨明星,不光领导老师在意,家长在意,连孩子们也甚是喜爱。高分数是孩子们换取各种奖励,博得赞赏的筹码,是躲避狂风暴雨的屏障,是孩子升入理想学府的敲门砖,也是孩子美好未来的船票……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可是我们依然没有从分数中解脱出来,分数依然是很多教师的晴雨表,牢牢地揪着老师的心,这和金钱没有关系,和内在那份执着有关。学生考的好,心情就轻松,考的不好就甚是难受,考试成了老师心上一道道坎。我仿佛看见“分数”带着胜利的狞笑,似乎在嘲笑我们落在他的股掌之间,任由被他肆虐。再看看那些奇葩的考题,似乎可以从任何角度,随意就列出一道道题,有些简直是横空出世,没学过的内容,考你没商量,苦的究竟是学生还是老师呢?再美的美文在考题的拆解之下,也变得暗淡无光,索然无味了,硬着头皮进行下去而已。
追求分数,是以牺牲我们心灵的自由,独特为代价,百花园中不同的花籽,硬生生成了近乎一样的花朵,这样的教育结果,让人如何能笑得起来呢?
这样无休止地考察孩子的理解力,无异于揠苗助长,倒不如把宝贵的时间让孩子读书背诵,用大量的文字浸泡,总有一天孩子定会厚积薄发,到那时定会百花齐放春满园!满园百花尽开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