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2,作为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都好的南方,又迎来了一大波马拉松赛事。
上海马拉松、合肥马拉松、南昌马拉松、剑门关马拉松、渭南马拉松、汉阳知音女子马拉松……
全国的马拉松爱好者的又一次盛宴,不管你在哪,都有可能就近参加一个赛事。
只是…当你跑完以后,满心欢喜地想和跑友们分享你的赛事体验时,你在常进的几个跑步群里翻了翻聊天记录,你突然产生了一种错觉,难道…11月12日,只举办了上海马拉松一场赛事?或者,只有上海马拉松才发生了故事?
是啊,你看:
“今天上马起点好挤哦”
“是啊是啊,我过了十分钟才过了起点”
“赛事补给很棒哎,老兵俱乐部的私补竟然还有肉吃”
“42旅的也不错呀,私补站的妹子还那么好看”
“哈哈,她们说是私补,后来不是42旅过去也有得吃哎”
“我PB了,上马果然是PB的好地方”
“刚过起点就让朋友圈里一个所谓大神推在地上,呵呵”
“上马我觉得也就那样呀,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能给它打97分”
……
但是,几乎没有,是的,几乎没有一个人在讨论别的赛事。甚至于有跑友贴出自己南昌马拉松的照片,点评上几句后,仍然是没有任何的回应声,仍然是热火朝天讨论上海马拉松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尴尬,好像就因为跑了南昌而不是上海,就成了一件丢脸或者拿不出手的事情一样。
是南昌马拉松没有话题?也不像是呀!说实话,我当天就跑了南昌马拉松。起跑时的微微小雨丝毫没影响英雄城人们的热情,沿途都是震耳欲聋的加油声和各种文艺表演、点赞呐喊,特别是29公里后到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的地段时,学生们的热情让人动容。赛道上有坚强的轮椅跑者,有甜蜜的情侣跑者,有美味的煌上煌鸭脯肉,有怀旧的红军装扮,也有熊本熊、清朝格格、乞丐等各种Cosplay,甚至后来还听一个跑友说有个残疾姑娘失去一条腿,仅依靠一条木棍完成了5公里的赛程。每位参赛选手一条红领巾,免费游滕王阁,免费乘坐地铁……
这么多内容,完全没有话题性?恐怕不是。
答案是:优越感。
下面的情景熟不熟悉?
“越野low爆了好嘛?还是我们铁三,游泳,跑步,骑车,要的就是全能。”铁三选手如是说。
“马拉松?我平时跑着来放松一下。一般谁跑那玩意啊?还是我们越野好,沿途风景也好,补给也更赞。”越野选手如是说。
“马拉松跑不进四小时,那跟走路有什么区别?跑那么慢还好意思发朋友圈?”马拉松高手如是说。
“平时跑个几公里都出不了汗,没意思,半马也一样,出不了多少汗的,一点挑战都没有。要跑就跑全马,要去外地跑马如果跑半马那不是浪费钱么?”马拉松完赛的选手如是说。
“跑那么快干嘛,喘成狗一样。还不如跑慢点,还可以沿途吃东西。”跑渣如是说。
要不就是:
“国内的赛事不行,要跑我只跑六大满贯,波士顿、纽约、柏林、东京、伦敦、芝加哥。那还行,国内的赛事体验太差了。”世界六大满贯爱好者如是说。
“六大我觉得也没意思,要去就去有特色的赛事。我觉得波尔多葡萄酒马拉松就不错,品着红酒,跑着步,生活就应该像那样。或者去布拉格或者罗马也行,从酒店的窗口望去,远处的查理大石桥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像极了《布拉格之恋》里萨宾娜的忧郁眼眸。罗马就不同了,即便有着那么深厚的历史,我这个俗人每回去那,即便看着古罗马斗兽场,都能想到《罗马假日》里赫本俏皮地大打出手的样子。”跑游世界的文艺青年如是说。
就这样,外国的月亮觉得自己比中国的圆,能力强的觉得能力差的还不如放弃,能力差觉得拼成绩跑得气喘吁吁一点都不优雅从容……
不管什么现状,优越感是一定要有的。
曾经有实验,拿着随意涂鸦的一幅画,假称是毕加索的名作,让路人解构它的艺术特点。结果竟然真的能得到“专业的点评”。
可是,跑国外马拉松的一些人,也许就是多看了几部爱情电影,对当地的历史人文一窍不通;玩铁三的一些人,也许看到美景也只能说“真特么好看”;越野的一些人,也许只是忍耐不了“路跑”的沿程单调重复;跑得快的一些人,也许TA除了跑步一无是处;跑得慢说自己优雅的一些人,也许TA想快也快不起来。
有句老话是,缺什么就喜欢谈什么。有的人,可能愿意为上海马拉松打call一万次,也不屑于讨论南昌马拉松哪怕一次。不是因为上海马拉松有多了不起,而是他们想表达跑上海马拉松的自己有多了不起。至于你要问他们上海本身,他们也许会说,国际化大都市哎~你要再问一句,还有呢?他们可能还会说,国际化大都市哎~至于别的,他们是一概不关心的,只是理所当然地只有自己才配得上上海,或者也只有上海配得上自己一般。
可是,南昌的红领巾、合肥的包大人、汉阳的《知音》、渭南的瓜果呢?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因为仰望星空观测星象而掉进坑里,得到科学乐趣的同时没有注意脚下的路已经是种遗憾,更何况有些人,自以为不看脚下,在仰望星空,其实看到的只是井沿而已。
纵然风景如画,可惜你不看。是啊,风景并不可惜,因为它本身就已足够好看,倒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你,比较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