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除了“爱国”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其次就是素质,一谈到素质大家都热血沸腾成一锅。但是,我们经常讨论一个人素质如何,无一不例外都是用骂人的口吻,很少会赞扬一个人素质高,好像这世界素质高的人真心没多少个,因为怎样才算素质高未能拿准。
以前我们认为不乱扔垃圾、不讲粗言秽语、不插队的人素质很高,但是如今这也成了一种常态,一种东西成了常态,你很难感受这到底素质高还是素质低,就像乱扔垃圾、冲红灯、讲脏话是素质低的表现,但你很少会骂一个冲红灯的人素质低,也很少会因为一篇文章出现“他妈的”,“草泥马”这些词语批评作者素质低。
所以看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就像评价一个城市文不文明,看的不是城市繁华的楼层,也非精心裁剪过的花丛,而是看这城市的公厕是否干净,因为那里才是这城市的本相,人也是如此,当你融入这城市的底层,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素质。
以广州地铁站为例,今年中旬广州地铁全WiFi 网络覆盖。该网络不是自动连接,每次坐地铁我都要手选一下,所以总会腾出不少其他WiFi名,总有一些名字让人触目惊心——
“叫我爸爸告诉你密码。”
“骚货你敢上我。”
“X全家”。
刚下班轻松的心情都瞬间变得紧张拘束,恨不得都把那群人揪出来痛骂一顿,但再想一想,即便真的知道是谁估计也未能拿对方怎样,对方肯定会比我凶,因为素质低的人更加乐意撕逼,有这领悟源于上回——
我坐公交车的时候,车站人群熙来攘往。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被身后一名大叔拼命地推搪,女的忍不住说了一句:“别推,行不行。”
油腻大叔叨叨不絮,“你这傻逼!”声音很大,连续说了不止十句:“你这傻逼”。
女的忍无可忍,“有你这样骂人的么?”
得到的回复还是,“你这傻逼!”
所以人啊,在陌生人面前总不太在意印象,你不认识我,我为什么要迁就你,你不知道我是谁,我就试着为所欲为,要不然近些年怎么会产生大量的网络语言暴力。
对此,我也不想批评太多,过度批评不也是素质低的表现,其次这事不仅是我国,你去日本、美国、法国,当你透彻了解一座城市自然也会察觉这地方的素质也大抵如此,素质低说不定是每个人的一种根性,我也有过素质低的时候——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年半之前,我在村口打滴滴。我们村有三个牌坊,滴滴司机到了某牌坊后说看不到我,我们就在电话里撕逼一轮,他说我没说清,我说他不熟路,我是那种骂人可以不讲脏话,但特别会耍刀子嘴,属于写书的后遗症。
电话里听得出滴滴司机恨不得取消订单,无奈这样对他的评分有影响,所以他被迫要来找我,我当时想无论如何最后都要给他差评。
结果那次我没给差评之余,还给了好评,一路上还跟司机十分健谈。因为我认怂了,司机也认怂了,不仅仅是认怂,彼此还不好意思地为刚才的鲁莽尴尬地抱歉。谁他妈想到,这位司机小哥是我当年读书时候还玩得比较要好的同学……
素质有时候就是虚有其表的一种东西,面对熟人彼此就客气了,而且如今素质低已不一定是很直白的撕逼、插队,素质低可以是不经意或者文艺。
关于不经意——在街上撕逼,你们认为大庭广众撕逼是素质低,我并不认为,人有时候在所难免忍不住发起冲突,真正素质低的是用手机拍照围观的吃瓜群众,因为他们是传播者,他们都无意间把丑陋放大,然后让撕逼的人遭受更大的语言暴力,恰如之前满城风雨的裸贷事件,很多人说女生不自爱,女的很笨,难道不停传播的人就比她们高尚?难道借着传播,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事的人就是素质高?素质高难道不应该是一种保护,而是狠狠地指出一件事的痛处?
关于文艺——不怕素质低的人说脏话,最怕素质低的人有文化。
昨天我在今日头条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关于钟丽缇与张伦硕。我是八卦才按进去,文章整体没啥问题,包括标题,三观也很正常,有问题的是评论,点赞最高的一条不是“祝你们幸福”,评论最高的仅五个字:“老鹰捉小鸡。”
……
这社会我们很少看见会歌颂素质高的人,反而素质低即便遭人痛骂其方式仍层出不穷,或许素质低容易博人眼球,类似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回归本质,我们是不是应该趋善避恶?
虽然我们如今都不断批评丑恶,很热衷批评丑恶,但批评多了,一件本来有善的事情都总得要找点恶趣味出来扭曲事情的本身。
所以如今素质低不再意味是不文明的举止,而是变成“没事都要找事。”
这才是我们如今需要面对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