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1——序言及目录
这本书买回来很久,因为平时工作忙,加上这本书我也不想只是看看,总想做深度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点滴的肤浅思考。但是一旦投入写作,就担心身体吃不消,所以一直搁浅,感觉有负李教授的期望,深感抱歉。
在写第一篇读后感前,我看到第二辑的主编除了李教授,还有一个熊教授。对于熊教授,还是去年江苏《班主任之友》杂志社举办的公益论坛上 ,第一次认识李教授,也“认识”了熊教授 。只不过熊教授不认识我而已。于是翻开内页,看熊教授的简介,是第二师范学院的教授,是《班主任 之友》杂志的常务副主编,长江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班级管理》,出版《班主任工作教程》《激情梦想同飞翔——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等。说实话,我孤陋寡闻,在去年 之前,我从来没有自费出去学习过,当然,之前的信息也没有现在 这么发达。工作近 三十年 ,被派出去培训、听课的机会微乎其微,屈指可数。所幸的是,从微信朋友圈流行,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所以简介中说熊教授是长江班主任 研究中心主任,应该说是我们班主任的福音,很遗憾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学习。
我记得第一辑是李教授和杨教授一起主编的。我想这是第二辑与第一辑的第一个不同之处吧!第二个不同之处,就是出版社的不同。不过,这不是重点。接下来翻开编委会的,看到的除了几个国外的专家教授不认识之外,其余的几个都还是“认识”。
序言是李教授和熊教授共同撰写的。我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开头和结尾,是对中国班主任研究领域领域的知识创生和创造性实践的现状和期待;第二部分写的是自《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一辑的出版到现在,所开展的学术性工作以及取得了成果。这主要是通过开展学术论坛、圆桌会议,与世界各地的专家 、学者以及一线班主任 在一起的思想交流、智慧碰撞,并让我们看到了班主任研究的美好未来,让我们一线班主任有希望,有信心继续担任班主任,继续进行这领域的知识创生。最后写的是本书所聚焦的主题是理论、实践、历史和比较研究的多维度汇聚。看到这里,我深感自己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太少,所读的理论书太少,即使有实践,也无法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看着群里的伙伴们,研究的那么深入,深感惭愧和不安。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其主题,那就是“力量”。本书一共有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聚焦于“力量”。第一部分是“理性的力量——班主任发展理论的清思”;第二部分是“成长的力量——班主任 发展的实践创生”;第三部分是“学术的力量——班主任发展的历史生态”。也可以说是从理论、实践和历史三部分来呈现的。
第一部分一共有八篇,分别从班主任对于建设的 关键,素养结构的界定,指向自我的反思,认同危机或班主任日常工作,班主任工作的“道”与“术”,班主任工作的话语系统以及班级的三重“复调性”。第二部分也有八篇,分别是班级管理,技能训练,基于临床教育学的班主任培养课程体系,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路径,非正式班主任成长共同体,打造班主任师生发展的“深”式路径,中学生适应社会现状及班级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班级教育伦理的构建与实现。第三部分一共十篇,前三篇是关于班主任发展的历史生态 ,后面几篇都是这几届的论坛综述。有《班主任之友》杂志举办的第三届和第四届公益论坛,首届乡村班主任的论坛交流综述,“新基础教育”的第四次和第五次研讨会综述,第六届和第七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
虽然还没有开始看,我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思考和读后感的撰写。特别是第四届“班主任之友”杂志举办的论坛综述,毕竟这个论坛自己参加过。
相信本书能为我的班主任研究带来更多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