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的纪录片依然是周浩老师的作品,名字叫《高三》。
故事发生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的武平一中,导演周浩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记录了班主任王锦春与同学们一起走过的高三。
好吧,正片在这里:《高三》- 腾讯视频
一代人的高考
高考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是一生都很在意的一个话题:有些人因为高考的成功而获得了长久的自信,有些人因为高考的失败而获得了内心深刻的不认同;我们在非常小的年龄就做了对之后生活影响最大的选择,用从未有过的强度来追逐,结果有喜有悲;那也是我们第一次被生硬地区别对待,以全社会都认同的方式。
我们对于高三的那一年,对于高考这件事有着复杂的情感,就像知青对于农村的怀念:他们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环境,但一看到熟悉声音和画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就立马感动到想要掉眼泪。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后的几年内都在做关于高考的“噩梦”:马上就要高考了,自己还没有复习,然后紧张害怕恐慌的情绪中惊醒...
还有一个段子感动了无数刚上大学的人:
你会不会想过,有一天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在高中的课堂上睡着了,现在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阳光照到你的脸,眼睛迷成一团。 你告诉同桌,说做了个好长的梦,同桌骂你白痴,让你好好听课……
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考试结束后,一位感觉没考好的考生当场痛哭(同样的故事真实地发生在我的女同学身上)。
班主任
不得不说,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中,班主任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一位性格特点浓烈的班主任对于中学生世界观的塑造影响深厚,这种影响会伴随着学生走向大学甚至更久。就像片中的王锦春老师,班主任这个典型的一对多的职业,注定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的工作非常繁杂:教好学科的内容,做学生的动员工作,监督学生的学习,各种思想工作(用成功学、有气势的诗句给所有同学加油打气,开导内心脆弱的学生,激励上网成瘾的学生,劝说谈恋爱的学生延时满足)...
影片中,王锦春老师反复提到齐秦的《狼》,可能这首歌在他年轻的时候影响了他,然后又通过他影响着他的一批批学生,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时间真的很有趣。
有时候我在想,同样的话他们应该说过好多遍了,但每次讲出来都要显得同样真诚;尤其是一些世界观扭曲但能帮助学生提升动力的话,比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高三一年你给我拿出半条命来”、“不是高估帅,滚去学习”,他们应该知道这有问题,但他们更知道,如果现在泄气了,失去的可能更多。
我不是很清楚班主任这个职业给从业者真正带来的成就感在什么地方?想象中它应该是一个小县城的所有工作中,非常具有工作成就感的一个:培养出的学生像是个人作品一样,代表了他这一阶段的努力的结果,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
高考与阶层
正如科举的诞生巩固了皇权的统治一样,高考制度也让现在的中国充满希望和活力。
我反复提到过阶层的话题:由于资产阶级有巨大的积极性去巩固当前的优势,所以阶层固化的程度是在逐年加深的,现在,发达国家的阶层流动已经非常困难,底层人民的生活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
片中也记录了家长会的情节:王锦春老师说:我们武平没有资源,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没有企业,自古华山一条道:只有考出去!
片子上映十二年后的今天,一个小地方年轻人想要去大城市已经变得非常方便:
- 青海华隆、福建沙县的人民一言不合就去开餐馆;
- 外卖员和快递员的职业永远敞开怀抱;
- 如果有一点技术也会非常受用。
但是如果想找一份上升途径更加明朗的职业,那么上过大学已经变成了基本要求。通过高考这种方式来到一个城市,会得到更多的竞争优势,更何况大学的时光更有利于一个年轻人形成健康积极的世界观,而世界观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走多远。
虽然高考的制度一直在调整,但它相对公平地提供一个争夺资源的精髓没有变:一个人经过努力可以相对公平地获得未来的竞争优势,可以在社会的资源分配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一个国家在经过三十年的的高速发展,还能用一种竞争机制让全社会的人积极参与,可以想象其智慧和远见。
可能的不同认知: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个社会现象的认知会非常不同,所有的人都是站在自己偏见的角度来审视高考,可能没有人可以看得清宏观的全局,作为一个记录者,周浩先生不希望加入自己情感的态度,只是记录自己看到的事情。这样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一代人的思维限制所造成的误解。
可能到了下一个时代,我们才看得清自己亲身经历的高考究竟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