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自卑与塔塔利亚的悲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6097/d438e70c5471a3a7.jpg)
上回说到,如果你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最好是抓紧时间公诸于世,这样便可以青史留名——这玩意儿是我最先发现的。
但你永远不知道天才整天想些什么。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都没有著作留世,特别是毕达哥拉斯,他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一个秘密组织,所有的成果都是要保密的。
数学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挑两个说一说。
1.牛顿的自卑
牛顿、阿基米德和高斯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数学家,而牛顿又是当之无愧的一哥。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牛顿晚年的管家)和她的丈夫记录下来很多关于牛顿的“牛事”。这些事后人认为很多是杜撰的,但是牛顿确实经常思考问题忘记了吃饭。
除了顽强的毅力和失眠的习惯,牛顿不承认自己与常人有什么区别。当有人问他是怎样作出自己的科学发现时,他的回答是“老想着他们”。另一次他宣称:如果他在科学上做了一点事情,那完全归功于他的勤奋与耐心思考,“心里总是装着研究的问题,等待那最初的一线希望,渐渐变成普照的光明。”
——韩雪涛《数学悖论与三次数学危机》
这是我考研时候的指路明灯,所以在每次的考研讲座中我都会提到这一点,我想,后学也许可以从中获益。
但是牛顿终于还是爆发了,因瘟疫返乡的两年岁月成了牛顿科学生涯的黄金时间,他一生的三大成就,微积分、光的性质和万有引力的蓝图都是在这一时期绘就的。
牛顿多才而敏感(据说正是因为羞于表白,他才多次与爱情擦肩而过)。在回到剑桥之后,他对自己的重大发现并未作宣布。
1972年,他发表了一篇光学研究论文,既获得了广泛好评,也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反对。之后他决定不和这些人玩儿了,继续自己伟大征程的同时,不再与外界分享其智力成果。
牛顿一直努力改进、完善自己的微积分学说,先后写成了三篇微积分论文。
- 《运用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完成于1669年)
- 《流数法与无穷级数》(完成于1671年)
- 《曲线求积术》(完成于1691年)
但它们的发表却是在1704年,1711年和去世之后的1736年。
也许是牛顿的自负,使得他一直对自己的成果不满足,无法匹配心中的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也许是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想法使他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牛顿的“流数”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传播,使得莱布尼茨成为了公开发表微积分的第一人。
牛顿开始并不在乎,因为他晚年成为英国的铸币大臣,对炼金术很感兴趣,此外,还进行神学和年代学的研究。但是有好事者告诉老牛,在荷兰微积分被认为是莱布尼茨的发现,之后又有人说是莱布尼茨从牛顿那里窃取了微积分的观念。于是,牛顿便开始了和莱布尼茨的多年嘴仗。
这,都源于牛顿“我不告诉你”的想法。
我知道,但我不告诉你(下)(点击直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