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式?在日本,陌生人之间互道早安,用无意义的需要充斥生活是形式;在《水浒传》,宋江对着阎惜娇没话找话,明知故问,徒惹嫌憎也是形式;我在学校工作,常听人抱怨,除教学之外还不得不做的教案、临检的卫生、资料,同样也被称为形式;还有饱受政府单位诟病的各类责任状,还是形式。
形式如同一开始说的一样,多数没起到什么应起的作用,是无意义的,不仅如此,反而还拖累了本就繁忙的工作生活,压得人更加喘不过气。
那形式是否就该全部舍弃呢?如蒋勋所说,日本导演小津安二朗的电影《早安》,虽呈现的是一种“孤独的温暖”——陌生人之间互道早安,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敬语、礼数,却永远不会交换心事——但毕竟还是“温暖”的。试想,你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所有人包括你的家人伴侣也是冷漠以待,与你擦肩而过,也不肯施与一个眼神——因为无事相托,招呼、礼节便全成废话——你会作何感受?心中定然,煎熬万分,欲言却不知从何说起,甚至心中可能还会冒出,你们是否失和的可怕念头。
有句话虽然俏皮,但道理却十分浅显且明白的——感情来自于废话。一对小年轻在谈恋爱的时候,常常一个电话要打上一两个小时,这就是我们说的电话粥。他们天天有什么要紧话说么?自然是没有。我大学寝室和学校寝室都有一妹子,和男朋友讲电话一开头,往往是“你在干什么”、“你吃了么”这一类毫无意义的家长里短,但他们的感情却无可厚非地在这一堆形式的问好和废话中逐渐地升温。因而,从这一方面来讲,形式还是有用的。
另一方面,形式在酒桌上还是有必要的。我刚与人喝酒时,是什么话也不敢说的。我年龄最小,职位最低,生怕一句玩笑话得罪人还不知道。因而我虽缄默不言,却也不闭目塞听,总是十分专注地听老油条们怎么互相推诿,怎么把十分的不愿意说得人家心里舒服。而实际上,这些话就跟我们说的官腔一样,套用着固定的格式,实则表里不一,并不真心。如我,这些个形式一为自我保护,二也是想听得懂话,也能说漂亮话,让别人不致厌弃。有些不相熟的人,一听你半个敬语不用,也不甚热情,接不上或接错话茬,就会人为你什么也不懂,更甚以为你不尊重他,如若你是跑业务的,生意就准保泡汤了。这便是形式的必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