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Kotlin从入门到放弃KotlinKotlin
多模式匹配AC算法(kotlin)2

多模式匹配AC算法(kotlin)2

作者: ledao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00:45 被阅读30次

目的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多模式匹配AC算法Java(kotlin)实现,可建模中文,里面通过建模char(unicode)来实现跳转,使用的是map。但是通过私下的实验,其实这样做性能并不高,而且代码复杂难懂。更通用的做法是将unicode字符串转换为bytes,每个byte256种情况,也就是为每个节点维护一个256维的数组表示子节点。通过实验,建模bytes的方法比建模char的性能高不少。本文贴出建模byte的kotlin代码。

要点

  1. 根节点比较特殊,其子节点除了模式中的首byte节点之外,剩下的bytes的节点的跳转表要指向根节点。
  2. 失败跳转表构建思路比较绕,其实也比较简单。假如当前节点在byte_x失配了,那么就查其父节点的失配节点是否有byte_x的子节点,如果有那么恭喜,直接到那个节点,继续在树中跳转;如果没有,则查其父节点的失配节点的失配节点是否有byte_x的子节点,如果有,直接跳转过去。由于最差也会跳转到根节点,所以算法收敛。

代码

package com.davezhao.utils

val BYTE_SIZE = Byte.MAX_VALUE - Byte.MIN_VALUE + 1

data class NodeByte(
    var finish: Boolean = false, // 当前节点是否为某一模式终止节点
    var label: Int = 0, // 当前节点编号,默认为0,即根节点,其余的节点大于0
    var pattern: String = "", // 如果当前节点为某一模式的终止节点,则该字段保存终止的模式字符串
    val transitionTable: MutableList<Int> = MutableList(BYTE_SIZE, { -1 }) // 当前节点的子节点编号,-1表示不是子节点
)


class AcMatchByte {
    private val startNode = NodeByte() // trie的根节点
    private var labelCount = 1 //内部有效的节点个数
    private val nodes = mutableListOf<NodeByte>(startNode) // 保存所有的节点,位置为节点的编号
    private var fail: MutableList<Int> = mutableListOf() // 失败跳转表

    /**
     * 添加模式,构建trie树,可一次放入多个模式字符串,或者多次调用该函数放入。
     * @param patterns
     * @return
     */
    fun addPatterns(vararg patterns: String) {
        var latestLabel: Int = labelCount
        for (pattern in patterns) {
            var pNode = startNode //从根节点开始构建
            for (b in pattern.toByteArray()) { //将当前模式字符串转换为byte
                val i = b - Byte.MIN_VALUE // 取当前byte的位置
                var nxtNodeLabel = pNode.transitionTable[i] //查看当前节点是否包含i的子节点
                if (nxtNodeLabel == -1) { //如果不包含,则需要为其创建子节点
                    val nxtNode = NodeByte()
                    nxtNode.label = latestLabel
                    nodes.add(nxtNode)
                    pNode.transitionTable[i] = latestLabel // 为i创建指向子节点的跳转表
                    nxtNodeLabel = latestLabel++ // 全局的节点编号要增加1
                }
                pNode = nodes[nxtNodeLabel] // 令pNode指向i的子节点,继续下一个byte的构建
            }
            pNode.finish = true // 一个模式完成后,为模式的最后一个节点设置finish=true
            pNode.pattern = pattern // 一个模式完成后,为模式的最后一个节点pattern设为当前pattern
        }

        labelCount = latestLabel // 构建完所有的模式后,将最新编号赋值给labelCount,以备下次构建
    }

    fun build() {
        // 在构建失败跳转规则之前,需要有一个保底的设置。根节点有256个子节点,哪些非匹配模式的节点需要跳转到根节点本身,以便自动机跳转
        for (i in (0 until BYTE_SIZE)) {
            if (startNode.transitionTable[i] == -1) {
                startNode.transitionTable[i] = 0
            }
        }

        val q = mutableListOf<Int>() // 创建一个队列,用于存储待创建其子节点失败跳转表的节点
        fail = MutableList(labelCount, { -1 }) // 失败跳转表是每个节点都有跳转,所以size为state_count个。
        startNode.transitionTable.filter { it > 0 }.forEach {
            // 将startNode节点中非指向根节点的节点挑出来,设置它们的失败跳转为根节点,并且加入队列,以便创建其子节点的失败跳转表
            fail[it] = 0
            q.add(it)
        }

        while (!q.isEmpty()) { // 如果队列为空,则说明所有节点失败跳转构建完毕,退出
            val known = q.removeAt(0) // 从队列中取出队头的节点
            (0 until BYTE_SIZE).filter { nodes[known].transitionTable[it] > 0 }.forEach { i ->
                // 取出当前节点known的所有模式子节点
                val nxt = nodes[known].transitionTable[i] // 对于nxt子节点
                var p = fail[known] // 首先先得到其父节点的跳转节点
                while (!(p != -1 && nodes[p].transitionTable[i] != -1)) { // 然后判断,如果nxt节点父节点known跳转节点p存在,且p也有子节点i,则退出跳转,否则继续寻找p的跳转节点赋值给p继续判断。由于我们有根节点的保底设置,所以最差也会到根节点。
                    p = fail[p]
                }
                fail[nxt] = nodes[p].transitionTable[i] // 子节点nxt的失败跳转节点即为其广义父节点的N(大于等于1)次跳转节点的同字符i的子节点
                q.add(nxt) // 将nxt放入q,为其子节点设置失败跳转
            }
        }
    }

    fun match(str: String): List<String> {
        val strB = str.toByteArray()
        var pNode = startNode
        var i = 0 // 遍历带搜索字符串str的下标
        val res = mutableListOf<String>() // 保存搜索到的字符串列表
        while (i < strB.size) {
            val trans = strB[i] - Byte.MIN_VALUE
            if (pNode.transitionTable[trans] != -1) { // 如果当前字符跳转成功,则跳转到当前字符的下一个字符
                pNode = nodes[pNode.transitionTable[trans]]
            } else { // 否则回退下标,并且使用失败跳转转到下一个节点继续
                --i
                pNode = nodes[fail[pNode.label]]
            }
            if (pNode.finish) { // 如果当前节点已经是某一模式终点,则保存该模式
                res.add(pNode.pattern)
            }
            ++i // 正常的下标增长
        }

        return res
    }
}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ac = AcMatchByte()
    val patterns = arrayOf("his", "hers", "she", "he", "中国")
    ac.addPatterns(patterns = *patterns)
    ac.addPatterns("国中", "中国中")
    ac.build()

    val str = "hishers中国人民中国中国"

    val res = ac.match(str)
    println(res)
}

相关文章

  • 多模式匹配AC算法(kotlin)2

    目的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多模式匹配AC算法Java(kotlin)实现,可建模中文,里面通过建模char(unico...

  • AC自动机 - 过滤敏感词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多模式匹配算法:AC自动机。(这个名字可能不太严谨,自动机知识这个算法的一个部分)多模式匹配算法:...

  • AC 自动机

    AC自动机 AC自动机是一个经典的多模式串匹配算法,它可以实现对主串的一次扫描来匹配多个模式串的功能。实现AC自动...

  • AC自动机实现屏蔽单词

    多模式自动匹配AC自动机 KMP是多模式匹配算法, 解决的是一个字符串匹配多个模式串的问题, 该字符串往往短于或者...

  • 多模式匹配AC算法Java(kotlin)实现,可建模中文

    目的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如果我们要在文本中检测特定的词,这就是模式匹配的问题。如果检测多个词,则是多模式匹配。最...

  • AC自动机及多模式匹配

    在接触AC自动机之前,只仅仅掌握单模式匹配的算法:比如KMP、BMH等算法;经过优化后,KMP和BMH都具有线性时...

  • AC自动机

    字符串匹配算法 单模式串匹配算法 是在一个模式串和一个主串之间进行匹配,也就是说,在一个主串中查找一个模式串。 多...

  • AC自动机 图文介绍

    预备知识 Trie(字典树)KMP字符串匹配算法 AC自动机求解问题的类型 一句话概括就是:多模匹配。KMP求解的...

  • 《大话数据结构》笔记一(基础)

    1 数据2 算法3 线性表4 栈5 队列6 串朴素模式匹配算法 -子串的定位操作:从主串中找到子串KMP模式匹配算...

  • 多模式串匹配 - AC 自动机

    多模式串匹配概念 多模式串匹配,即多个模式串在一个主串中进行匹配。 虽然单模式串也能完成多模式串的匹配,但每个模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模式匹配AC算法(kotlin)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tn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