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6271/2b55f7b83d7871a6.jpg)
无意间翻出九几年的老照片,看看从前的自己,气色不错,人很精神,顺手翻看照片,发现过去的人们个个充满活力,眼睛有神。想到最近看到报道,说现在中国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大约占到17%,另外有约2/3的身体疾病与心理有关,1/3直接是心因性的躯体症状,那么还有抑郁症,2020年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这是大数据。
说到现在人,我一直在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现在人的心理压力比20年前大多了,有数据显示,现在人心理健康的人群不到一半,可能更少。按说现在人生活比以前不知道好到哪去了,怎么还会心理不舒服呢,大数据又显示,现在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不是日本,不是韩国,也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在美国心理学和心理行业走过了相当长的历程,怎么还会这么高。
我们从社交来看,社交就是社会交往,以前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人们吃饭、购物、工作、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跟人打交道,需要面对面的和人交流,通过语言、眼神、表情、肢体的动作,现在这些事全部都能用手机完成。简洁方便的通讯方式对孩子影响更大,2000年以后的孩子,出生时就是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脑很多功能在用进废退,语言用的更少,解读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功能在退化。沟通方式在变化,人情绪的正常表达方式在变化,比如通过图片、文字、表情符号来表达情绪,与之相连的大脑功能区域得不到使用,慢慢失去了人与人之间原始交流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6271/f077a8b40a7a2e72.jpg)
与人沟通交往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在生活中练习,不断学习。以前一个打乒乓球游戏,这里面需要接受和传达出去的社交信息就很多,不断掌握运用,再进一步实践,活动中就是习得的过程,娱乐身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6271/d192ee5336e3b94f.jpg)
跳舞是表情、身体、语言全部调动,现在交友是面对面玩手机,省事很多,动动手指。人的原始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的大脑是按原始的生活方式设计,大脑不能适应这么多新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人的心理问题呈爆炸式增长,主要原因是人的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整天盯着屏幕,缺少表情、语言、运动,缺少和人面对面交流,就像过去被隔离的人,人是群居动物,害怕被隔离起来,当人感觉被群体隔离时会感觉到紧张,进而是焦虑,在无助中会呈现行动迟缓、抑郁的症状,这些是正常原始生理反应。
面对这些问题,人不能改变科技进步,不能改变自身大脑结构,人的大脑是经过几十万、上百万年进化得来。
那么如何去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方法是尽量运用原始的、传统的社交方式去生活。在高效率的社会用原始的方式沟通,难道想被社会淘汰?智能手机、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也不是绝对,在生活中、在与家人相处中尽量放下手机,选择面对面的沟通,尽量多的说话聊天,尽量多的接触人,而不是手机。
人的幸福感来自于稳定的关系,与周围的人关系融洽,交流顺畅,心理问题基本就不会出现,人是社会人,在隔着屏幕沟通时,人不能得到真实的感受,不能满足原始脑的需要,原始脑需要眼睛、耳朵、身体、空间、还有气味等等,全方位的体验,以确定自己没有被群体隔离,确定自己关系的稳定程度,这些感受都能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缓解心理问题时,多说话、多沟通,就像打乒乓球有来有回,我发出一个信息,你再返回一个信息,这样是双项沟通,人这时心里的感觉不断被印证,不断的变得踏实,大脑回路里面未知不断变成已知,恐惧在降低,焦虑在降低,关系在建立、在逐渐稳定,恢复到原始的稳定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6271/da64d030c57cd7f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6271/ab22497eb6b6dcb9.jpg)
想想小时候多快乐,充满乐趣的童年!
以上是我的第一篇简书文章,欢迎关注我,谢谢!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王丹,心理咨询师、催眠师,欢迎来到我的工作室聊聊心理、聊聊生活。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CBD商务中心7号楼1单元16楼1074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