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纯粹是我作为一位学生家长,在长达四年的新高考学习过程中,给自家孩子做的一份高考志愿填报,最后,孩子如愿考上目标范围内学校。
无任何涉及商业和专业指导,纯分享与自我留存用。
正文:
昨天,打开某论坛,冒出一条被邀请回答:“如何使用填报志愿的参考材料?”
一看答题还有额外分值相送,原谅我“见钱眼开”,错错错!
重来一遍:看见系统随机有奖提问,勾起我这位尽职尽责老母亲的过往回忆,希望能用自己多年非专业的总结,帮到和我一样希望孩子考入目标大学的家长,来自老母亲简单而朴素的祝福!
简短答题全文如下,稍后我再拓展回顾,好好梳理记录一下。
问:“如何使用填报志愿的参考材料?”
我参考新高考地区发的报考材料来回答:(至少是基于高考前半年模考成绩,家长全部都心中有数)
一、需要将目标学校范围,全部标记记号。冲刺目标(冲一冲),正常目标(保一保),保底目标(稳一稳),兜底目标(垫一垫)。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不掉档,尤其是一本线边缘的成绩范围。
二、需要花些精力,把这些学校往年录取分数全部找出并记录下来,可以看学校网站,一般都可以查到。
三、这样先梳理一遍,心里也就有数了,等待成绩出来,再按照如上一二步骤,进行微调整,基本就差不多了。
祝考生们都被理想大学录取!
答题背景:
1.地区:武汉市
2.高考年度:2021年3+1+2模式(俗称湖北新高考第一届小白鼠)
3.新高考政策学习时间:2018年12月开始(初三元调摸底考试后)-2021年5月底
4.新高考政策学习频次:每天不间断(如果当天来不及,后续一定会补上)
5.新高考政策学习方式:付费微信群+目标学校官网+笔记+excel
6.新高考志愿填报费用(合计200元左右):
6.1微信群费用-合计100元(初中免费+高中三年100元)
6.2微信群内采购历年分数线等资料-100左右(主要是用于与自己记录数据做对比,外加了解一下目标/非目标学校的历年录取人数/分数)
7.200元费用不含学校内志愿填报材料(高考后,教育局统一由学校发放官方志愿填报资料)
8.我家孩子最终高考成绩比模考平均成绩少了20分以上,成绩出来后情绪很低落,
“如果我只能上****,我就去复读,还有奖学金。”
谁信啊?我家孩子的这个成绩,我是不建议去复读的,感兴趣的我下回接着分析,本篇没有参考意义)。
9.最终录取学校:目标范围内学校。(这个没有参考意义,就不提供具体信息了)
10.新高考志愿填报思路:对于湖北省考生而言,新一届高考最害怕的就是掉档,主要是指分数线在“本科线左右”,不是“本科特殊招生线”(两者在2021年相差分值100+)
祝愿2023年考生金榜题名,心愿得偿!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46694/d486cd66556326d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