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尖子生》中的李倩说选定经典书目后就死磕。死磕的办法是将书中谈到的内容用生活中遇到的事去对,如果能对上就信。
为什么要去验证呢?
因为即使是经典书,也会有一些跟不上时代、老化而不能用的内容。而我们当然是找能直接用,且还不会犯错的方法,以理论结合实际达到效果。
李叫兽读书也会花大量时间反复研读好的内容,再经过验证和不断练习,以掌握并运用自如。
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你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
话虽如此,但我看书就只是看书,看了不少,但身体和思想,并没有被“感染”。直到后来,我真的去运用。
书上说,如果你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自己的问题上,那么你的人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挣扎,因为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固有倾向。
当注意力都在问题上时,我发现自己“寸步难行”。例如因不会说话、不善社交,我在某活动上酝酿了整场,却始终没能鼓起勇气去跟主办人讲话,那时我很崇拜对方。散场后,我懊悔又郁闷,就不再参加活动了。
既然书上是对的,那我就不这样。不看自己不会什么,而是看自己能做什么。
我喜欢拍一些花花草草,就加入了摄影群,常看大佬们的作品,并提问自己疑惑的地方。当我关注摄影时,说话也变得自然了,而对方看我每次都“听话”,且经过练习略有进步,也愿意多给我说干货。
特别是大佬跟我说,好作品跟手机贵不贵没关系,我的手机是某牌的千元机,但你会嫌我的作品不好看么?然后我才明白,大佬是大佬,不是手机的问题,而在于人。
此后,我便不再执着“工具”,而是用好当下的条件去尽可能地创造美好。
当然,这只是走出改变的一部分。当自己越来越在意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时,人也确实更有力量,因为懂得不断尝试,并体验新的可能。
杨绛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是的,只有将读书与生活相结合,才可能得到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也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写作,欢迎互相交流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