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开清明高峰,今天带着爸爸妈妈去给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姑父上坟。
昨天下午,我妈先去花店买了9大束花,除了我们的心意,还代表我的两位舅舅。衰老就是如此迅速又无情,三年而已,他们已经无法亲自去现场祭奠。
我在想,再过几十年,等突然有一天连我们这些孙辈都无法去祭奠祖父母的时候,这些墓碑会被如何处理,里面的骨灰又何去何从?
看着父母步态的日益变形,我知道衰老、退变、死亡是每个人终究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除了珍惜当下、做好陪伴,在时间面前我们做不了任何其他事情。
今天共有四家代表,有的是父辈,有的是同辈。不同家庭培养出不同认知的孩子,有的内心柔软,有的唯我独尊,有的思虑周全,有的简单任性。
在血脉传承与手足亲情中,我知道自己的不同与优点——无论距离多远、平时多么不联系的亲戚,我都愿意主动的表达我的亲情。
这里的主动,除了态度,还有愿意投入时间与金钱。
远程而来的,我陪玩陪吃;生病住院的,我精神物质双关怀;家有喜事的,我礼物红包送上;逢年过节的,我大包小卷登门探望。
我好像从骨子里散发着“we are 伐木累”的豪放从而认为我理应为大家族做点什么的。
也是基于这种认知所带来的担当,放眼望去,一众兄弟姐妹中,我花的心思、精力、时间和金钱最多。而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甚至是有和无的本质区别。
明理的亲戚或者夸我或者对等交换,于是,与这样的亲戚会交往的频繁又走心。
也有些认为理所当然的亲戚,我也只管做好自己认为应该做好的事情,并不介意对方的行为。只是三观不同很难有灵魂层面的沟通。但这不影响我自己的行为。
不评价、无期待的人生会幸福很多。
今天还有一个发现,我像极了我妈。听着我妈跟婶婶在后座的聊天,我感觉简直就是我坐在后座上会说出的同样的语音语调和内容。我妈说的每一句话、表达的每一种情绪都让我感觉是我自己在说话。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以至于“原生家庭”四个字一直余音绕梁。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其实,我的关照大家族也是我妈的言传身教,这一点毫无疑问。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9675/0a0a8a7bac33189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