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
目标远大,仍要一步一步走出来。每一步沉淀下来的脚印,就是实现目标的小尺度。
一年级时遇见一个爱“磨蹭”的小可爱。每次催他交作业,他都会抬起可爱的小脸,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你,一副很无辜的样子,让人又爱又着急。
次次作业堆积下来,他自己也不知所措了。
每次找他谈话,效果甚微,我也总以为多说几次孩子就会改正过来,殊不知这么小的孩子,不能指望着他自己纠正行为。
我也想到了一个“尺度化”的解决方案。
我记录下来一天有多少次作业,每次作业悄悄地和这个孩子约定,在保证书写效果的基础上让他比别的孩子少写一遍。
在孩子尝到按时完成作业的甜头时,再帮孩子定下一个“尺度”目标。
我的做法没有郭老师文中说的那样具体,但是“将问题尺度化”确实能帮助许多孩子慢慢改掉坏毛病。
“将问题尺度化”不仅仅可以运用到已经出现的“问题”上,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其他目标,确实如郭老师所言“运用广泛”。
提升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也可以“尺度化”。
阅读一本书从“零”到“结束”,可以分为好几个阶段。不至于让学生看到一本厚厚的课外书而产生抵触心理。
“尺度化”不仅仅能用在学生身上,同为教师也可以试试“尺度化”。
与某些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相处,与身边的爱人和孩子相处,也可以用“尺度”来衡量,从而发现问题,反思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将问题标尺化,老师每天问有刻度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取得短期效果和长期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