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屈原《离骚》的前面几篇,屈原塑造的男主正则,他的追求不被统治集团理解,他也与周围的人不太合群。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85931/35ffa7a39d730701.jpg)
他的思想,追求高洁,内里也要馨香的做法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如果对人说出来就是对牛弹琴。
没人理解他的所做所为,他的女伴女媭对他既同情又不理解。
劝说他,责备他不该向持正而不顾自身的人一样,过于忠贞,爱说直话,独有美好的节操,不该这样子,女媭说:“你不应该孤傲不听我的。”
正则心里知道代代圣贤坚持正道,经历的磨难让人心寒,可是一代代传下去依然是这个样子。
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古圣贤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正则也是这样子的先贤人。
面对现实他苦闷,彷徨,仍然不改初衷,每天为了美名能建立,不仅有内在的美德还兼有外在的才能。
内外兼修。宁愿长期饥饿,也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把自己搞的面貌憔悴黄瘦也在所不惜。
正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很清楚,可是再往后读,让人感觉他对男女之情却是个不明白的人。
怎么说呢?屈原文中有一个宓妃的,传说是伏羲氏的女儿溺水而亡,因在洛水溺水身亡被称洛水神女。
当然不是精卫鸟,因为伏羲是黄帝与炎帝的祖先,精卫鸟是炎帝的女儿,洛水神女是精卫鸟的长辈,她们相同的是溺水身亡的。
传说宓妃是河伯的妻子,她住在穷石,穷石是夏代东夷族有穷氏后羿住的地方,传说宓妃于后羿有婚外情。
屈原笔下的正则应该是宓妃的后辈,就像我们都是屈原的后辈这个样子。
屈原却写正则向宓妃表达爱,求宓妃所住的地方,把佩带解下来表明他的心意,让蹇修去做媒人,然后因为宓妃太高傲,正则嫌弃她不懂礼节放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85931/437fd79f6717ad8b.jpg)
正则是不是有问题,求有夫之妇做妻子,而这个有夫之妇还和后羿有婚外情,这叫君子所为吗?
是不是女媭对正则的教导让正则更迷惑,结果做了真的不合时宜的事,让人排斥嘲笑呢?看的我觉得是是而非的,难理解。
开卷有益,看了就有看的好处,这不我对李白的一首诗《送友人》中的两句话有了新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我们都爱这样子翻译这两句话,青翠的山峦横在城北面,波光粼粼的河水围绕着东边。
可是看了屈原的文章,白水是李白对绕东城的水的赞美 ,怎么说呢?屈原文章里有白水一说。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书里说这个白水神话中发源于昆仑山的河,饮后不死。
李白的诗送友人应该是夏天,山峦葱翠,就是春天那水应该写春水吧,夏天应该是绿水吧,他为啥偏偏写白水呢?
看了屈原文章里的白水解说,觉得李白用白水这俩字意思就是赞美,绕东城的水充满生机吧。
如果让我们赞美好河,好水,没看屈原的文章,我会说:“生命之水。绿水长流,春水荡漾啥的。”
看了后知道这白水古神话中就有,而且有不死之水的称呼,那我写水,写河的时候,精炼语句,直接用白水来说不就是对水,河的盛赞吗?
抬头看到一河芙蕖,荷叶何田田是描写荷叶的,屈原里荷叶叫芰荷,荷花叫芙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意思就是:把芰荷缝制成上衣,采集荷花做下服。
我们的历史是上下五千年,如今我看着这些古文古诗还能感受到自然不变的美好,例如:“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芙蕖花。”
用屈原文章里对荷的语言来写荷,“芰荷铺河水,芙蓉美难言。白水染绿意,水下是污泥。”
我写的意思就是荷叶铺满河面,荷花开了卓约多姿,世上的语言描绘不出它的美丽。白水因为满河的荷叶变成绿水,美丽的一切除了白水的原因外,就是白水下看不到的淤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85931/0a20b9ac0ab343d9.jpg)
是不是满有意思的,闲来无事看着解闷,然后再动动笔,既清闲又自在,今日的日更就有了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