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需求/用户/场景--你的思考?

需求/用户/场景--你的思考?

作者: 夏花把时间当朋友 | 来源:发表于2016-04-24 14:28 被阅读0次

    最近因为在YY一个安全卫士的产品设计,和小伙伴一起思考用户需求提炼功能的时候出现一些迷茫,之前脑海里经常会看到干货“产品设计考虑用户使用场景”的点,加之在得到最近音频干货说到“如何找对用户需求”,“不当功能型产品经理”,这几点叠加在一起,我发现自己脑海里,必须要捋一捋这其中的逻辑关系。

    第一,怎么判断我们找到的需求靠不靠谱呢?

    做产品找需求很重要。可是怎么才能知道,找到的需求对不对?或者需求太多,我们到底应该解决哪个呢?网易云音乐的产品负责人王诗沐,分享了他在需求分析方面的方法论,介绍了一个经典的方法,就是三个词:角色,场景,路径

    -->搞清楚提出需求的这个人,他的角色是什么,他提出这个需求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动机;场景呢,就是需求的应用场景。比如我们在一个咖啡厅聊天,这个时候,咖啡的应用场景就是社交;最后说路径。用户提出一个需求,你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能不能在一条完整的路径上都能满足他,而不是说,只能满足这个需求的一部分。

    example:支付宝AA收款,移动端的使用加速产品的使用,角色,使用场景,路径去分析。PC端的支付宝的这个功能,在上线后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人用,因为这个需求的应用场景和完成路径并不匹配。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AA收款就变得好用了,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的智能手机里都包含通讯录,现在的AA收款不需要再去问每个人的支付宝账号是什么了。用户只要添加通讯录找到指定的朋友,就能发出收款请求,整个场景和路径都很简单

    第二,需求靠不靠谱还不够-->找到准确的需求

    想找到准确的需求,还需要两个步骤,那就是先把所有需求都列出来,再进行重点抓取

    example:音乐需求分为两大类,主动和被动。

    主动发现音乐就是,用户主动去搜索他想听的,比如搜歌曲名称、搜歌手,或者识别环境音乐,比如用户在咖啡厅里,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他想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还有就是,用户也会主动去找一些新歌、当下比较热门的歌曲。

    再看被动发现。比如熟人之间会交流,你最近听了什么歌啊?另一种就是意见领袖的,比如很早之前,大家都听电台的DJ,电台里放什么歌,我觉得这歌好听,就会去找。还有一种就是随便听听,用户懒得找音乐时,比如在读书或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可能需要听音乐。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去费心思找,所以他需要一个比较快的找音乐方式。

    把这些列出来的需求做一个市场分析。他发现,音乐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人做搜索、新歌排行榜这样的功能了,你再去做也做不出新意。但是被动需求里,像熟人推荐、意见领袖推荐,这些功能虽然有人在做,但是还不深入,就可以去试试。还有就是做得比较好但很小众的需求,比如随便听听。这类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可以一展拳脚。通过这种需求分析方法,王诗沐就准确抓住了用户需求,做出了一款受用户欢迎的好产品。

    多多分析不同角色的人需求有什么不一样,他使用的场景是怎样的,路径是不是简单、容易上手,再通过列举全部需求和重点抓取,那最后你会发现,找到爆品的市场其实也没那么难。

    第三,结合用户使用场景去优化设计

    当你把用户体验和用户场景割裂之后,就会发现做用户体验很容易就陷入『老板式』或者『拍脑门式』的设计。不结合真正场景做出的功能就是耍流氓。

    场景最早出现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在互联网产品中,指用户需求的“环境”场景不同,需求不同。产品已成为场景下的体验,移动终端加速了产品场景化,o2o产品扩展了产品边界:

    情感/个性化需求,融合当前场景,打动用户

    设想和完善健全的用户场景可以有助于:

    1. 让需求分析更准确:

    T1手机抢拍功能,抢拍的场景很简单:用最快的速度拍下稍纵即逝的某个画面。速度是最重要的。这时候提分辨率和取景结构就是耍流氓。T1 的做法是:掏出手机时长按两侧按键即可进入相机 -> 松手即拍照;使用 iPhone 时,应该都会遇到两种接听画面。

    2. 让产品功能更全面;

    知道用户的心理,就更容易把事做准确。而知道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下的心理,或者知道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心理,就有利于把事情做全面。每个网游都必须判断不同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尽力满足他们。新手不至于很快就觉得被欺负,老玩家也不至于玩一段时间就无聊了。对于可扩展性很强的产品来说,满足多一个场景,有时会多满足一批用户,有时也会让用户在更多场景下提高体验。比如常见的手机操作系统,提供了许多模式,红米的老人机模式,锤子的单手操作模式,华为的访客模式,小米的护眼模式

    3. 让市场定位更明晰;

    很多事情场景会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使用场景判断出在该场景下的用户是怎样的用户、怎样的使用习惯、怎样的使用状态。这些有利于分析这个功能是不是该做的。

    4. 让团队对产品的理解更具体。

    用户画像+用户场景+产品用例,基本就相当于一套完美的产品设计、研发和运营指南。


    第四,拒绝功能型PM

    盲目把功能当用户需求的产品经理,充其量只能叫功能经理,因为他们是从自我满足的角度,而不是用户最核心需求的角度来考虑产品的。用户需求不等于功能,不能把功能当需求。用户的需求远不止功能,还有深层次的需求。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必须深挖功能背后更深层次的需求,才算合格,除了使用工具性需求之外,还有心理需求:

    社会象征需求:它是帮助消费者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比如苹果iphone,还要出更加昂贵,但是功能没有提高的限量配色版。1.买健身卡为了发朋友圈,买了健身卡就不健身了;2、手机,远远不止功能的需求,最具外显性的电子产品手机,社会象征;3、高端奢侈品,充分体现品味和社会地位;

    个性需求:在工业大批量制造年代,如何才能通过产品彰显消费者自我独特的个性呢?1.健身卡可以帮助消费者塑造个性自我,不仅是对外展示还可以自我暗示;2、QQ秀,利用用户的个性需求;3、今日头条新闻个性化阅读需求;4、充满暗示性形状的手机,满足个性化需求;QQ秀/今日头条都是准确击中了消费者身份辨别饥渴的痛点,所以一上市,即便缺乏足够的功能性,即使很小众,但是一旦击中,用户也会踊跃买单。

    情感需求:1、买健身卡,消除焦虑,卡都办了可以敞开吃,满足感,自我心理补偿一一种短暂消除焦虑的幻觉,还合理化自己的放纵行为;教育类产品、各种证书报名等, 利用用户的负面情感需求;2,还有利用用户正面情感需求,充分表达情感媒介的产品,roseonly,打的就是定制玫瑰,一辈子只能送一人的情感牌。定位人们情感维系的二锅头;

    这些认知程度很低都非常容易打消费者的情感需求,用情感占据用户的认知,刺激购买;(低认知卷入:产品能都激起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反应很低)

    再来说一说健身卡这件事:

    功能需求:健身需求,塑形/增肌/减脂的功能利益需求,更进一步的社交需求;

    心理需求:社会象征,个性化象征,情感利益


    -->所以,用户购买产品很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的需求,所以经常问自己,我的产品满足了用户的什么心理需求;迎合人性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色欲

    人性的第一原则是渴望得到赞美;

    人性是孤独的,如何用产品抓住中国网民深深的孤寂;漂流瓶、摇一摇;

    人性的贪婪

    知乎的点赞,人性的虚荣

    发红包看照片满足了人的暴露欲和窥私欲

    双十一,把中国人变成了任由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摆布的低等动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需求/用户/场景--你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jf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