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写作能力?
有一个老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专业的写作平台,通过写作我们能够向外界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别人就愿意来和你进行对接,就能够做到价值的交换,更能够提升自己,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我特别赞同这样的观点,打个比方,一个搞科研的人发明了一项新技术,如果他不能够把这个科研报告完整地表达出来,别人根本就理解不了,反之如果他同时具备写作的能力,很有可能全世界就多了一项新发明。“写作”是另一种“说话”的表达方式。
我有一个大哥哥,在学校当老师,他们学校在选择升职教师做教务主任的时候,不仅仅会考察该教师的基本教学情况,人际关系,还会参考他们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包括在评比优秀教师的职称的时候,也会考察一个老师的写作能力。
而且这个时候人家也不会管你是教语文的还是教数学的,哪怕你是一个教学生画画的美术老师或者是盯着学生们每天锻炼1小时的体育老师,只要你在重量级的平台发表的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比较优秀,你都是可以参加评比的。
由此可见,不管你是做什么职业的,当你赋能上“写作”这项技能的时候,你就可以在你的本职工作上闪闪发光。如果你们不信,可以去了解一下矿工诗人陈年喜,他不仅是一名矿工,还是一名诗人,一位作家。
这时候又会有人提问:“那写作是不是需要天赋?如果我没有天赋,还能够学会写作吗?”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调研结果显示,写作这件事情,努力远比天赋更重要。就像我们都知道的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实用写作完全指南》这本书,是一个姐姐推荐给我看的,她听说我为了写领导布置的总结报告熬了好几个通宵,不仅大把地掉头发,还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于是就问我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我告诉她我是因为总结报告不知道怎么写而压力巨大的时候,她一边摇头吐槽我年轻不经事,一边给我推荐了这本写作宝典,即《实用写作完全指南》。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它真的好厚呀,接着打开目录翻了翻,发现它不仅仅能够教你如何写总结报告,凡是你能够想到的,在职场中可能用到的各种文本文体,它都有详细的教程,就连生活中的情书,都可以一对一指导写作,真的是太赞了。
我记得我当时的任务议题是关于我们公司的二手房如何进行改造与销售的,针对相关方面我们做出的前期工作和前期准备有哪些,后期的规划在哪里,有没有前景,大概投资是多少。
领导让我提交一篇不低于3000字的总结报告,我真的是熬白了好几根头发,都不知道怎么凑足这3000字。眼看着日期越来越近,写作宝典终于来到了我的手中。就像查字典一样,我按照目录查找报告怎么写,然后就看到了第269页,标题是“技术报告和技术写作”。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没有多大的期望,就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拿着书对这一章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及我自己正在涉及的案例分析。
书中提出:“查看本机构、本行业、本专业的报告,明确公认的格式”。然后我就把我师父和几个同事前两年的各种报告论述要了过来,参考他们的行业话术以及格式要求,使我自己的报告有了一个大体的框架。
书中还提出:“要提出详细的问题,找到报告要处理的问题、目的和范围。”之前我一直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写这篇报告,可是后来发现,问题是解决不完的,一个问题解决以后随之会产生另一个新的问题,这又该怎么办?于是我按照书里的方法,又换了一个思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好像整个议题的脉络就变得更加清晰。
“写一份预备大纲,请相关人员审核你的提纲。”这个建议简直是太妙了。从前我只知道自己埋头苦干,但是干得对不对,好不好,却从来也不关心。我也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才发现,原来可以提前找人去请教自己的思路,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份提纲交给了我的领导,并得到了他特别满意的回复。而且他还给我的整个报告添加了一些具体的要素以及案例分析,方便我在后面的报告中可以阐述得更加明确直白。
最终,我以5348个字完成了这篇让我头疼了好多天的项目报告,并获得了领导的好评,因为我还提前去请教他了,他觉得我非常上进而且细心。我想,明年加薪的名单中一定会有我一个,所以特别开心。
我还特意发消息去感谢了推荐给我这本书的姐姐,真的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而如今,这本书就常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当我需要提起笔来写些什么的时候,都会查找一下目录,翻一翻,看一看有什么需要我更加注意的地方。
如果你也需要一本写作指南,我想这本书你不容错过~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