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再被贬,苏轼为什么不辞职呢?

一再被贬,苏轼为什么不辞职呢?

作者: 给丘吉尔做饭 | 来源:发表于2024-06-17 00:01 被阅读0次

    原创

    他倒是想啊。

    从踏入仕途之初他就想过要回家,与弟弟一起“夜雨对床”——这是两兄弟备考的时候,寄居在一个破庙里,当时这个美好的并肩作战场景,长久地留在两人的心目中,可惜再也没有重现。在大起大落的仕途中,他也多次提过辞职回乡的话题,但也没有能实现。

    要分析他没有,或不能辞职的原因,涉及到很多方面:

    北宋的官员制度。

    苏轼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致君尧舜,建功立业。

    历朝皇帝、皇后,尤其是几任皇太后对他的看重。

    他有一副急公好义、悲天悯人的热心肠。

    等等。

    我今天想讲的,只是通过他对陶渊明的欣赏,发现他对于没有能够辞职这件事,相当地后悔。

    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极高,贬谪岭南时,他曾给苏辙写过一封信,表达了他的这种后悔: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他认为陶渊明的诗看起来朴实,其实很华丽,看起来很清瘦,其实很丰满,超过了曹植、谢灵运,也超过了李白、杜甫等一众大诗人。

    而陶渊明的“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到他这里不就是那“一肚皮的不合时宜”吗?陶渊明的毛病我也都有,只是自己早不知道罢了。

    他怎么会不知道呢?他的妻子王弗知道,他的小妾王朝云也知道,他就是“不适合在体制内生存”嘛。

    在文学史上,陶渊明也有一个被“发现”的过程。

    大诗人鲍照首先关注到陶渊明的诗歌,并与陶渊明穿越时空唱和,作《学陶彭泽体》;江淹也有《拟陶征君田居》,开创了和陶、学陶、拟陶范例。这都是在社会动乱的南朝,与陶渊明东晋的社会心态比较相似。

    到了盛唐,李白虽然也不得志,但对陶渊明的评价却是“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同样工资低生活苦的杜甫也极力贬低陶渊明:“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因为盛唐的社会心态整体是积极昂扬的。

    即使到晚唐,社会动乱,文学界对陶渊明已经很少再有非议,但李商隐、杜牧们都活得很累,这一时期主流使人仿效陶体的更少了。

    第一位仰慕陶渊明的大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专门拜访了陶渊明故居。

    钱钟书先生认为,唐人“虽道渊明,而未识其出类拔萃”,“渊明文名,至宋而极”。其中最重要的节点人物,便是苏轼。

    苏轼也是从“乌台诗案”后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开始读陶渊明的。他躬耕于东坡,常常想到陶渊明的劳作,写过一首《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在扬州,他写《和陶饮酒二十首》,把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一一作了唱和,其中第十五首写道: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

    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

    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

    这个“愧”字,多像我们现代人那想辞职又瞻前顾后的窘境啊。

    起起落落最后被贬到海南,身边只带了两个人的书:一是陶渊明,一是柳宗元:“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唔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策,常置左右,目为二友”。

    这两个人中,陶渊明是主动辞职的,柳宗元则是被贬的,前者更让他景仰,成为他的精神依托,后者则能给他提供情绪价值。

    这个时期,他甚至进入“我即渊明,渊明即我”的境界。一生中,他总共作和陶诗109首,觉得总算是不枉自己粉了陶渊明这么多年。他把诗寄给苏辙,集结成《追和陶渊明诗》,让苏辙写序。

    苏辙一开始是觉得陶渊明比不上自己哥哥的,他写的初稿被苏轼否了,苏轼强调自己不如陶渊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这段话指出自己觉悟太晚,屡手挫折却仍不悔过,直到桑榆末景,才悟出陶渊明早已践行过的道理。

    苏轼唯一觉得自己胜过陶渊明的地方,是自己的儿子比老陶家的有出息,诗文不错,也还能有个小官职——或许,这也是他不能辞职的原因之一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再被贬,苏轼为什么不辞职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ktcjtx.html